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12日 星期

学习机代替不了亲子辅导


据媒体报道,开学季的消费热潮中,学习机市场格外火热。一些学习机价格不菲,高达数千元,甚至部分旗舰产品突破万元。但这仍挡不住家长的购买热情。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随着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难度的提升,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上越来越感到吃力。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学习机摆脱了早期“电子词典+题库”的单一功能定位,逐步向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转型,成为依托AI大模型、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智能学习搭档”。在一些场景中,学习机既能以更专业、更耐心的方式完成答疑、讲解任务,又能避免家长情绪化辅导,减少亲子间的摩擦。正因如此,家长才愿意为各类高价学习机买单。但要提醒的是,不管学习机的技术多先进、功能多丰富,终归是工具。学习机能否成为好的“学习搭子”、助力提升学习效率,终归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如果家长完全依赖其承担教育责任,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

学习机的“人机交互”模式虽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却无法替代真实的人际交流。一些孩子过度依赖人机交流,减少了真实社交,可能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甚至可能带来心理健康问题。学习机随时能解答问题,但难以带领孩子进行思维拓展和创造力培养。如果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一遇到问题就求助学习机,损害的将是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一些学习机虽然号称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课程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不符合教育标准,甚至存在科学性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如何用好学习机里的海量资源本身就是对孩子资源运用能力、学习能力的考验,而资源运用能力、学习能力恰恰是基础薄弱的孩子最需要提升的。如果家长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使用学习机,却不给予相应的引导,可能让孩子在资源过载中陷入选择困难,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

家长如果抱着“把孩子交给学习机,自己就不用管了”的态度,可能忽视孩子成长中的真实需求。毕竟,孩子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辅导,还需要情感陪伴、习惯培养、价值观引导。这些都是学习机无法提供的。

如何对待学习机?在智能学习设备越发普及的当下,我们固然不能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但用好学习机,仍需要家长用心选择、科学指导。一方面,在选购学习机时,应避免被高价、多功能等营销话术绑架,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学习情况、薄弱学科等实际需求,理性筛选产品,做到按需购买。另一方面,设定使用边界,明确使用规则,避免孩子过度使用学习机。家长要有意识帮助孩子筛选资源,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避免对学习机过度依赖。只有这样,才能让工具真正服务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据《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