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16日 星期

“三个到位” 教孩子写好字


■任文香

汉字作为世界上自源文字中唯一从古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不仅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志,更是绵延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然而在信息化时代,提笔忘字的尴尬、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以及对规范书写的轻视等问题也愈加凸显。对此,作为教育重要主体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语文教育的基础起点着手,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扎扎实实做到“三个到位”。

认识到位,用心体悟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重要性。从古到今,无论形态与书写方式在岁月更迭中怎样演变,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基因密码依然鲜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早在1962年就指出:“不能把汉字只看成符号,像对待外国语的字母那样。”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囊括天地自然,具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哲学视角和“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智慧创造等丰富特质。

技能到位,主动提升自我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笔者在承担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培”“省培”“地市培”等多期培训工作中发现,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三笔字”漂亮,而且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讲课效果实属上乘。但也有一些教师的规范汉字书写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且从书写姿势、习惯、能力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分学段的目标和要求。

我国历来重视“身教”。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中坚力量,教师的汉字书写能力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提升教师自身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必须先行。著名教育家叶圣陶1955年在《实施小学生守则,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一文中写道:“要叫学生怎么样,教师自己先得做到这个怎么样,要叫学生不怎么样,教师自己先得做到这个不怎么样,这就是以身作则。”

落实到位,真正注重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实效。贯彻落实新课标等要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养成习惯,重点抓好小学新入校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胸脯距离书桌一拳、手指距离笔尖一寸。二是提升水平,重在培养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遵循“正楷筑基,行楷进阶”的规律,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美观,提升学生规范汉字的书写水平。三是注重传承,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了解汉字创造、使用、演变、发展的兴趣,提升学生感知汉字形音义之间联系的能力,通过开展“每日练字”“学生书写展览”“教师书法展览”等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深植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怀。

当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汉字书写经历着深刻变化,也为提升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面对机遇和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守正创新,坚持做好“三个到位”,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新途径,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灌注涓涓细流。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