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18日 星期

法治教育进校园 普法护学助成长


郾城区

9月12日、15日,由郾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郾城区教育局和河南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人员组成的郾城区“送法进校园”联合宣讲团走进郾城实验高中、郾城区东街小学开展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禁毒普法宣传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郾城实验高中,河南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一级警长王妙丽首先结合高中生认知特点与校园实际,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核心,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如交友不慎、沉迷网络、缺少家庭关爱等,详解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让学生们认识到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随后,王妙丽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开展禁毒宣讲,借助课件案例、警示教育片及仿真毒品模型,系统讲解毒品种类、伪装特征及严重危害,让学生们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的毁灭性影响,增强他们的防毒意识,并发放宣传手册近200份。

在郾城区东街小学,王妙丽播放了卡通禁毒科普短片,展示了仿真毒品模型,向学生们介绍了“奶茶”“巧克力”等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与严重危害。同时,王妙丽还以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自我保护相关的简单法律知识进行了讲解,并告诉学生们毒品是法律禁止的危险物品,遇到陌生人给的不明食物要坚决拒绝,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引导学生们在认识毒品危害的同时,树立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张 航

舞阳县人民法院

9月15日,舞阳县人民法院组织人员到舞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助力法治校园建设。

活动中,舞阳县人民法院法官郭亚静结合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剖析校园安全、网络安全及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们深刻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教导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针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郭亚静一一解答,并勉励大家要尊法守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吕 辛 张文佳

源汇区人民法院

近日,源汇区人民法院组织人员赴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本学年第二期家校共育指导活动。

该院干警刘晓敏以《家校沟通技巧》为题开展普法宣讲。刘晓敏是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她充分发挥严谨的专业特质,结合家庭教育指导的丰富经验,从法律与教育双视角出发,对家校沟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宣讲中,她通过“普通妈妈”与“聪明妈妈”的对比,讲解了如何解决八类家校沟通难题。她还阐释了校园霸凌与普通冲突的区别,帮助家长理性看待孩子之间的矛盾,避免因过度反应加剧焦虑。

贾雅贞 刘亚伟

召陵区人民法院

9月15日上午,召陵区人民法院审管办干警蔡苗田走进万金镇中心小学,为学生们带来聚焦校园安全的“开学第一课”,用法律知识与实用建议,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蔡苗田以《小拳头不如小援手》为题,围绕平安校园建设,结合未成年人认知特点,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针对校园霸凌这一突出问题展开讲解。蔡苗田还通过互动问答告诉学生们,霸凌不仅会破坏同学关系、影响校园秩序,还会对受害者身心造成长期伤害,提醒学生们看到霸凌行为时不做旁观者,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对受害者施以援手,传递温暖与正义。

此外,蔡苗田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内容,向学生们普及了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强调了学校、家庭、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责任,引导大家既要懂得维护自身权益,又要学会尊重他人。

刘 蕾

召陵区人民检察院

9月12日,召陵区人民检察院干警走进召陵区实验中学,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宣讲课。

宣讲中,干警以青少年身边的网络诈骗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知识与防骗要点。从虚假游戏装备交易、账号买卖陷阱到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从免费皮肤、充值返利等诱惑类诈骗套路到遭遇网络诈骗后如何做,每个话题都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在案例分析中感知法在身边,在互动问答中掌握法律知识。

“发现同学可能遭遇诈骗,该如何帮助他?”“收到陌生链接,能不能随便点?”面对干警提出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回答。通过互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识别诈骗手段的方法,还树立了守护个人信息就是守护自身安全的意识。

刘睿智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