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在我市司法行政战线上,活跃着这样一群法律工作者,他们扎根基层、联系群众,化纠纷于萌芽,筑和谐于一线,牢牢守护着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他们主动担当、勤勉履职,以满腔热忱投身法治建设,为推进基层治理、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他们或是个人或是集体,同心协力、集智聚力,在全面依法治市新征程上,用实干守护公平正义,以担当书写法治新篇。今日起,本报聚焦身边榜样,开设《榜样引领 法治护航》专栏,深入讲述他们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动人故事,让榜样引领的旗帜在沙澧大地高高飘扬。
■本报记者 薛宏冰
9月17日,在全市人民调解员骨干暨社区矫正业务培训班上,临颍县司法局瓦店司法所所长李家广为学员授课。没有课件,不用讲稿,他引案例、析条文、讲实务,将枯燥的专业知识讲得生动有趣。
这名司法所所长与记者相识已久。通过此次采访,记者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这名基层法律工作者。
李家广和调解员调解纠纷的时候常带着一把黄色的卷尺。他用这把卷尺丈量宅基地边界,测量光伏板遮光距离。熟悉李家广的人都知道,他的“尺子”还有三把:量法理的“硬尺”、量民情的“软尺”、量初心的“标尺”。
2018年入职临颍县司法局至今,这三把“尺子”陪李家广走过陈庄、台陈、瓦店等多个乡镇,在田间地头、村舍院落丈量基层司法行政的温度与力度。
量法理的“硬尺”
“遇到纠纷,我们要依法解决。”多年来,李家广始终把法律条文当作最具刚性的“尺子”,在是非模糊处划出清晰界线。
李某租赁同村村民十余亩土地种果树。2024年5月,租期届满后果树未挂果,村民不愿续租。双方闹到了镇政府。镇干部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会上,有人提议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介入。李家广当即表示,民法典明确土地租赁属民事关系,行政介入后可能会转化为行政纠纷。他主动揽下调解任务,与同事一连数日在村里调解,给村民讲土地租赁相关法律规定,帮李某算经济账,最终确定“续租一年、按地况涨租500元至800元”的方案,得到双方认可。
2023年8月,瓦店镇某村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共杆漏电,导致一名在田间劳作的村民触电身亡。事故发生后,涉事企业互相推诿,村民家属多次上访。在镇党委、镇政府安排下,李家广和同事第一时间带卷尺到现场,将电线高度等量得一清二楚。最终,他以相关法律为依据拟定责任划分建议书,以人民调解方式出具调解文书。村民家属及涉事企业均表示同意。
作为镇党委、镇政府的“法治参谋”,李家广的“硬尺”还常用来审核文件。他年均审核文件35份,小到格式错误,大到内容不合规,均一一标注纠正;围绕征地拆迁、服务企业等中心工作,提出法律意见二十余条,每条都有法理支撑,且被研商采纳。
量民情的“软尺”
“法理之外有人情,‘尺子’得贴着民心量。”李家广的第二把“尺子”,是丈量民情冷暖的“软尺”。社区矫正对象陈某的“重生”,便是这把“软尺”的功劳。
陈某因电信诈骗获刑后,被亲朋好友疏远,妻子意外摔伤卧床没了工作,两个孩子需要抚养……生活重压让他动了轻生念头。社区矫正报到时,陈某低着头,言语间满是绝望。李家广察觉异常,赶紧拉他坐下谈心:“我知道你难,咱慢慢来,总有办法。”从下午聊到晚上,陈某的情绪渐渐平复。
经过交谈,李家广发现了陈某的痛处——没收入、没希望。李家广积极联系人社部门,帮陈某在当地一家企业找到工作。之后的半年时间,李家广每周都找陈某谈心,帮他缓解心理压力、修复家庭关系。如今的陈某工作踏实,其妻子态度也从要离婚变成好好过日子。近3年来,李家广先后帮助15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
对待普通群众,这把“软尺”更显温情。改嫁邻村的张某想收回已故丈夫留下的6亩耕地。该地一直由张某丈夫兄弟王某耕种。王某身患慢性病,家庭生活困难,不肯归还。李家广和同事多次上门,了解到王某的难处——照顾老人付出多、经济条件差,也明白了张某的诉求——要回土地养活自己。最终,李家广提出解决方案:王某收获作物后还地,张某放弃追索多年的农业补贴。这起持续多年的土地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量初心的“标尺”
“分内之事尽力干,分外之事帮着干,只求问心无愧。”李家广的第三把“尺子”是丈量初心的“标尺”。
有一件事让他难忘。2020年4月的一天早上,一位老大娘走进李家广的办公室,情绪激动。看到老大娘竟要下跪,他赶紧上前搀扶。原来,老大娘的儿子意外去世,儿媳改嫁,老伴瘫痪在床,孙女上学困难,想寻求帮助却不知道找谁。这让他想起自己的少年时期。“当时家里生活困难,我上高中的生活费都没着落。大娘的难,我太懂了。”李家广说。
虽然帮扶救助不在司法所工作范畴,但李家广没有推托,他的“标尺”量出了“该管”。他先后联系民政等部门,帮老人争取到困难救助金;与教育部门对接,为其孙女申请助学补助。之后,老大娘又来到司法所,专门向他道谢。
一起光伏板遮光纠纷中,涉事的两家人为遮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村干部、调解员数次调解无果。李家广接手后,带着卷尺来到现场量距离、讲判例,让两家人心服口服。一起宅基地纠纷中,他到现场一量,发现是别家占地导致道路变窄,找到症结后很快促成和解。
扎根基层多年,李家广交出了令群众满意的成绩单。近三年来,瓦店司法所调解纠纷360余起,成功率达98%以上;在全县率先构建起三级法律问题解答模式,提供法律咨询897人次,办理法律援助初审27件;开展普法宣讲二十余场。瓦店司法所被评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司法所。瓦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物简介
李家广,1983年8月生,安徽太和人,烟台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他于2018年7月通过公开招录进入临颍县司法局工作,先后在陈庄司法所、台陈司法所、瓦店司法所等多个单位历练。他被评为漯河市“七五”普法先进个人、漯河市优秀政法干警、临颍县维护稳定工作先进个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