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打造100个“小而美”口袋公园是2025年我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这项民生工程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10月25日上午,召陵区中山路与汾河路交叉口的棋语口袋公园,两名市民正在棋盘前对弈,观棋的人围坐一旁。“这个小公园就在家门口,没事和邻居们在这里下棋、聊天,感觉特别舒心。”正在下棋的张国民笑着对记者说。
“以前,出门散步绕很远;现在,下楼就能看风景,真是太方便了。”当天上午10点,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云翠山路附近的樱花逸境口袋公园,家住附近的王女士看着不远处骑车的孙子,脸上挂满笑意。
这座于今年5月底正式开放的口袋公园,面积约3000平方米,满足了市民的多样需求。记者沿着步道往里走,看见粉黛乱子草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不少年轻人在这里打卡拍照。健身区,几位老人正踩着漫步机锻炼身体。
“我们特意选了耐用的防腐木座椅和适合全年龄段市民锻炼的健身器材。”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工作人员说,樱花逸境口袋公园从设计到建成只用了3个多月。
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口袋公园发现,我市根据地块特点和周边市民需求,在口袋公园灵活设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健身、娱乐与社交的多元化需求。我市在部分口袋公园的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让其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窗口,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025年,为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我市围绕打造100个‘小而美’口袋公园目标,共谋划109个口袋公园项目,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67个,其余的正在加紧建设。”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充分挖掘城区楼前楼后、裸露地、腾空地、边角地等闲置地块的潜力,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逐步建成“园中有城、城中有园、城林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持续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助推现代化幸福之城建设。
“周末在市区随便找个口袋公园就能待上半天。”在市区黄山路一个口袋公园,市民赵会霞说。
如今,口袋公园正成为市民休闲、社交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