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0月30日 星期
市政协委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鹏建议——
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推进乡村建设片区化组团式发展


■本报记者 于文博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提质工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分类推进乡村建设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根据当前我市实际情况,市政协委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鹏提出具体建议。

完善体系,推动城乡统筹建设发展。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连绵结构。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县城为纽带、小城镇为节点、村庄为支撑,广泛覆盖城乡的产业发展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乡之间交通通道、数字通道、制度通道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系统管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全面解决规划成果图、数、表不一致等问题,实现互联互通。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城镇协同,构建城乡融合空间格局。框定城乡融合发展区,推动人口、产业等向城镇圈集聚。优化城镇圈内部结构,切实发挥区级公共服务核心支撑带动作用,加强城乡融合、产城融合。

集约增效,提高各类资源使用效率。推动临颍县、舞阳县中心城区结构优化提升,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将中心镇打造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整体谋划镇、村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事宜。

三链同构,发挥粮食产区产业优势。统筹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关系,在乡镇级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将不超过村庄用地5%的规模作为机动指标,着力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蓝绿筑底,提升农业空间生态价值。以耕地为绿色基底,以水系、湿地为蓝色网络,统筹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推动林网质量提升,构建以高效农田为本底,河道、农田林网为骨架的生态空间格局,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和净化能力。

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划分村庄类型。统筹考虑乡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因素,确定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整治改善、搬迁撤并5类村庄。根据村庄类型安排乡村建设用地增量,因地制宜引导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提升建设品质。

控制总量,合理布局村庄建设用地。划好划准划优村庄建设边界。村内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先用于村民住宅、小型体育活动场地等。村内集中连片且规模较大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

聚焦重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本土中小型龙头企业。建设县域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推动临颍县、舞阳县绿色食品迈向价值链高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