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丹
“你坐在驾驶室能看到车周围有人吗?”“现在可以开车吗?”10月29日下午,一堂特殊的交通安全教育课在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温情上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的民警携手漯河雅迪公益团,走进校园看望慰问师生,以沉浸式互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安全的种子。
活动现场,民警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了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教学环节。在手语老师的翻译下,民警通过有奖问答、车辆盲区测试、情景模拟等互动体验,将乘车、骑行、步行等交通安全知识化为可感可触的生动场景。特别是车辆盲区测试环节,学生们轮流坐上驾驶位,亲身感受视觉盲区带来的潜在风险,在实践中学规则、懂避险。“今天我才意识到生活中隐藏着这么多交通安全隐患,以后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刘静茹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
孩子们也为民警和爱心人士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舞龙表演,表达对他们的感谢。看着孩子们开心地拿着发放的交通安全贴纸,用不太清晰的声音或手语表达谢意,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宣传教育大队宣讲员闫南方深受触动:“相比于普通孩子,他们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守护,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在他们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