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3月18日 星期

利用地方特色文化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张建华

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教育之场所。”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及开发模式的变革,校本课程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普遍关注。然而,从各地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看,许多人对 “校本”二字的理解过于狭隘。以课程资源为例,校本课程资源被严格限定于“本校”的资源优势上。实际上,它不仅使校本课程可利用的资源十分单薄,而且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立起来。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以学校师生发展为主体,“校本”二字主要体现在:学校作为主体对各种资源(包括地方文化)所做出的一种积极选择和开发。地方文化不仅是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将是新的课程改革赋予学校的新任务,主要表现在它能够给教师自主决策课程留有一定空间,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自主权。这无疑给教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学校都在尝试对校本课程初步开发,起步较早、成果较为显著的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校本一般看来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

从我校的发展状况、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来看,在我校开展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片领域有待开拓。

我校处于著名的革命老区,各种教育设施装备相对落后,教育资源也相对不足,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无从谈起。我们有丰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人文资源,如果将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开发出一套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又适合本区域内学生普遍学习的校本课程。这对于解决我们的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和地方文化保护都将起到巨大而积极的作用。

研究目标

根据本校校情和学生现状,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开发和学习地方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品位,促使其提高语文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积极高效地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任务;通过构建系统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培养其介绍家乡、宣传固始以及传承乡土文化的能力。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教材编写、课程实施。

教材的编写涉及地方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我们立足于地方本土文化,大力挖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以乡土语文的视野来确定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活动分为“感受家乡魅力”、“我当小导游”、“探访家乡文物古迹”、“探寻家乡名人足迹”、“固始民俗文化采风”五部分,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乡土文化探究,深入了解乡土文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在学生中开设《固始地方特色文化中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读本》选修课,研究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并从理论层面上探寻乡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查阅法,主要搜集、整理海内外人士描写固始的文章、固始文化的相关资料以及国内外关于乡土文化与校本课程方面研究的理论和经验;网络资料搜集法,利用互联网搜集查找固始文化的相关资料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筛选出对课题研究有利用价值的资料,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行动研究法,全方位考察固始文化遗存及其教育资源,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边行动、边研究、边总结;调查研究法,调查固始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地理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以及学生的课程学习现状、兴趣爱好和对乡土文化的需要。

校本课程深具地方特色,虽然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供借鉴,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值得我们去探索实践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持续进行校本课程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