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乐声中,茂密的大槐树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把漯河的历史向观众娓娓道来。立体、直观、真实、震撼,在全息技术支持下,闪烁着神秘光芒的时光隧道飞速打开,一声清扬的笛声带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远古……点亮未来·庆“七一”漯河精神主题文艺晚会就在这样宁谧而又神秘的氛围中徐徐拉开了帷幕。
包容·进取·乐观
人活一口气,一个城市的发展壮大同样需要精气神来做支撑。漯河精神就是这座城市开放、包容、进取、乐观等各种精神的汇聚,是漯河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漯河精神让我们前赴后继,奋力前行。
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本场晚会紧扣漯河精神内涵,以漯河的发展变迁和漯河精神的内涵解读为线索贯穿全场,无论是谋篇布局、舞美设计、节目创作、串场方式等都紧扣“崇文尚德 务本图强”的漯河精神,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贾湖文化、许慎文化、汉字文化名城、牛行街、水旱码头、河上街、“大槐树”根文化等反映漯河深厚文化底蕴的内容,也有漯河城市发展规划、“六大”攻坚、“两城同创”、“两学一做”、食品名城、互联网电商等凸显漯河发展的内容;有漯河人民幸福生活的全景展示,也有各条战线各领域各行业精英人物的特写镜头:以此解读宣传漯河精神,弘扬倡树时代新风,鼓舞城市干劲,推动城市发展。
交响诗《漯河精神颂》则通过一幕幕的眼前景、身边事告诉人们,漯河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漯河精神是什么?是贾湖骨笛、是《说文解字》、是三绝碑受禅、是小商桥奋战、是“两城同创”、是“六大”攻坚,是每个漯河人精气神的大集合!
戏歌《我骄傲 我是漯河人》直抒胸臆,唱出了漯河的荣光和骄傲,引起了全场观众强烈的感情共鸣。4位歌手分别以生、旦、净、末四钟唱腔演唱,同时融入了漯河特有的沙河调唱腔,以及翻旗的武戏,余韵悠长,催人振奋。“漯河人敢为天下先,漯河人不甘步人后尘,漯河人上上下下一股劲,干部群众一条心,漯河人文韬武略传天下,漯河人创大业乘风破浪潮头站稳,漯河人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大德大爱,心中更有大乾坤,我骄傲,我是顶天立地漯河人!”唱出了漯河人的集体心声,唱出了漯河更加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我市涌现出的一大批道德模范人物,他们用高尚的人格、平凡的善行感召我们,美丽着我们的城市。然而,社会上还存在着个别不文明的行为。相声《我的一天》以现身说法讽刺和批评了这些不文明现象。两位演员浑身是戏,生动诙谐的表演令人捧腹,也留下了反思。
如果说有一个词能够准确概括漯河精神的话,那么这个词无疑就是“幸福”。风光秀丽的沙澧河畔,人们晨练、跳舞……他们各行其事,自得其乐,积极乐观、快乐幸福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幸福漯河,这就是美丽的漯河我的家,这也就是节目《活力漯河》和《花儿朵朵》所要展示和表现的根本内容。
弘扬主旋律·向党献礼
火红的季节,喜逢建党95周年,今年也是漯河建省辖市30周年,晚会也以漯河精神为我们的党、为我们的城市祝福、献礼。
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漯河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一步步发展为“中国食品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汉字文化名城”,2015年更受到了国务院的通令嘉奖……这些成就的取得,既是漯河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党最大的献礼。
歌曲《天耀中华》是本场晚会给建党95周年的庄严献礼!崇文尚德,务本图强——漯河精神带领我们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真心祈祷,天耀中华,漯河精神就是270万漯河儿女最真诚的祝福,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我们伟大的民族走向复兴。
此外,晚会也精心筹备了两个视频节目。三十年大浪淘沙,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风雷激荡,三十年灿烂辉煌。视频《辉煌历程》以震撼的图景和文字,历数30年来漯河各领域各行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舞台特效配合下,营造了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效果,进一步宣传了城市的发展成果。而视频《沙澧正扬帆》则对近年来漯河“两城同创”、“六大”攻坚的成果进行了集中的展示,通过沙澧河开发、西城区建设、高铁开通等一系列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城市发展建设成果,突出了在党的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思接万里,锐意前行,秉承改革锐气,高举时代风帆,意气风发,扬帆远航!
传承·创新·发展
本场晚会亮点纷呈,“传”字贯穿始终。晚会以“点亮未来”为主题,突出漯河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字文化名城,也是一座享誉世界的食品名城,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时尚魅力之都。晚会按照历史文化底蕴、改革开放辉煌历程、“六大”攻坚、“两城同创”新漯河的暗线进行,突出漯河的历史底蕴、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在展现漯河特色、再现地域特征的同时,对本土文化进行现代化、时尚化的改造,融合青春时尚的艺术形式、舞美包装,强调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同步的现代化姿态,展示现代漯河与时俱进、自信开放、青春时尚的城市特色。
舞蹈《源》和曲艺联唱《沙澧薪火》突出表现漯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源》是晚会的序,也寓意漯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崇文尚德之风源远流长。节目由远古的骨笛、汉代的许慎、唐代的公孙大娘、宋代的杨再兴以及近现代水旱码头流传开来的沙河船工谣五个部分组成,以舞蹈和画外音相结合的方式,以艺术的手法,撷取8000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优秀人物,作为不同时代漯河精气神的缩影和表率,犹如沙澧河翻涌奔腾的滚滚浪潮,引领着沙澧儿女生生不息,代代奋起。
《沙澧薪火》则是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唱出了漯河的骄傲和自豪,唱出了漯河历史文化的沿革与传承、创新和发展,也唱出了人们建设漯河、发展漯河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说节目《源》和《沙澧薪火》为我们展开的是一幅幅漯河精神“崇文尚德”篇的历史画卷的话,那么节目《劳动者最美》和《琢》则是对漯河精神“务本图强”篇的特写和定格。
歌舞组合《劳动者最美》集中歌颂了以建筑工、清洁工、纺织工、农民为代表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在建设发展漯河的伟大征程中,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劳动创造美,劳动者最美!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不息的中国梦,也看到了缤纷多彩的劳动美,更看到了漯河精神在熠熠生辉!
舞蹈《琢》则歌颂了以剪纸和扎染为代表的各行业领军人物在技艺传承、发展和创新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匠心筑梦,精益求精,靠的是磨砺和钻研,凭的是务实和传承,节目融传统艺术和工匠精神于一体,让历史遗存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让漯河精神与工匠精神一起照亮每一个平凡的人、每一颗不平凡的心。
晚会以主持和讲述相结合的方式串联全场,舞美上采用传统的舞台布置和全新的舞台特效,恢弘大气、缤纷多姿,昂扬向上、明快绚丽,充满了浓郁的本土特色,洋溢着青春漯河的精气神儿,奏响了幸福漯河的主旋律。 文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