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丹
马上又到一年的三伏天了,这个时节,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翻着农历,瞧准时间,忙着到医院预约“三伏贴”进行治疗。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一种颇具特色的外治疗法,“冬病夏治”已经深入人心,广受患者追捧,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中医针灸理疗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朱青霞,为市民科普相关的专业知识。
“冬病夏治”正当时
7月6日上午,市二院中医针灸理疗科门诊处,不少患者正在做着理疗,还有几位鼻炎患者向朱青霞咨询今年三伏贴的具体治疗时间、措施和注意事项,门外还有患者拿着检查结果等待问询。
“冬病夏治”是指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调和中药极细粉末进行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冬病患者体质偏于虚寒,所以在冬天治寒症是很困难的。盛夏外界酷热,体内心火正盛,寒气湿气堆积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朱青霞告诉记者,今年三伏天从7月17日开始入伏,到8月25日整整40天,中医“三伏贴”祛寒除湿、疏通关节、调节经络,在三伏期间调理阳虚、气虚、血虚,效果是一年中最好的。
哪些疾病最适合“冬病夏治”呢?朱青霞介绍,“冬病夏治”主要适用于寒性或虚寒性体质的人群,如过敏性咳嗽、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颈肩腰腿痛、肌肉劳损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慢性寒性胃炎,胃溃疡;脑卒中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产后受风寒关节痛,寒性痛经等。另外,对各种体质虚弱、容易生病、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等进行冬病夏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懈努力创特色
提起“冬病夏治”,市二院中医针灸理疗科无疑最有发言权。作为我市最早开展“冬病夏治”的医院,十几年来,科室在不断学习传统医学的同时,不断创新,融入现代疗法,通过针刺、多种灸法、火针、自动牵引床、牵引椅、磁热疗法、经络导平、臭氧疗法、埋线以及各种药物离子导入方法等治疗手段,在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眩晕、各关节滑膜炎、面神经麻痹、软组织损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处于全市先进水平。
不懈的努力让市二院中医针灸理疗科获得我市唯一中医针灸理疗重点专科的殊荣,还与郑大一附院一起成为全国及河南省两级“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带教基地,另外还与国家“冬病夏治”实验基地一直有着紧密联系。
科室集多年历史经验的特色疗法“冬病夏治”,主要通过穴位敷贴的方法运用温通温补药物,借助夏季三伏时机,进行全面体质调理,以起到防病治病、调节免疫的作用,经十余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医术过硬获殊荣
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朱青霞不断蜕变,成为如今的漯河市知名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联合委员会经方专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漯河市康复医学会副主委,河南省方剂委员会副主委。近日,朱青霞又获我市“十佳党外知识分子”称号,一系列闪亮的光环,诉说着她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一切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朱青霞带领的科室除了扎实练好基本功,在药材选用、配方方面更是严格把关、独具特色。她表示,科室所制“三伏贴”配方正宗,选药精良,并加入麝香、藏红花、冰片等多种名贵药材,鲜姜汁当时打碎取汁当时用,具温经通络、开窍醒神之功,辩证选取人体穴位,专病专治,使药力直达病所。另外,她告诉记者:“7月17日上午8点,在医院门诊楼二楼中医针灸科,将开放调配加入名贵药材全过程,希望患者及同仁现场观摩。”
此外,朱青霞表示“冬病夏治”也有禁忌,孕妇、哺乳期女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皮肤病、严重过敏体质者;急性咽喉炎、发烧等急、热症患者不宜用此疗法。
朱青霞获奖现场。尹红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