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红
晨曦初升,淘宝街两侧古朴的店铺笼罩在白色的光霭中,窄窄的淘宝一条街两旁早就一字摆开,书画、玉器、陶瓷、观赏石、文房四宝、观赏铜器等让人眼前一亮;锈迹斑斑的铜钱、笨重的老秤、毛主席文选等让人如获至宝。大家徜徉其间,无比欢喜,都感叹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文友性感菩提10元钱在淘宝街淘到了洛阳三彩马一匹,细一看乃是洛阳古今陶瓷厂1958年至1966年间顶尖大师的作品,连呼淘到宝贝、爱不释手;文友国风在淘宝街三百元淘到了一块铜砚台两块铜镇纸,配成一套转眼就有人要给六百,他兀自得意、欢喜地说要留着抄小楷自用;文友洛神淘到了旧书,沧海一粟淘到了字画,我则在淘宝街一家小店内淘到了一只玉镯。
那是一只外表有些粗笨古朴的玉镯,我一眼见到,便再也移不开眼睛。在众多的饰品当中,一直最喜欢玉。外婆曾留下来一枚豆绿色的牡丹花岫玉,鹅卵石大小,雕刻得栩栩如生,我挽了红绳系在脖子里,每天贴着锁骨,喜欢得不想摘下来。拉开我的小梳妆盒,满满的也都是各种玉:墨色的、雪白的、碧绿的,深紫的、鹅黄的玉挂件、玉镯、玉扳指、玉佩,各种小物件,这些都是我费尽千辛万苦淘来的,虽说都不甚值钱,但看在眼里悦目,握在手里温润,没事的时候把玩一二,忍不住从心里喜欢。
曾听说新疆有一条河,盛产玉石:“大者如盘如斗,小者如拳如粟,有重三四百斤者。各式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蜡之黄、丹之赤墨之黑者……河底大小石错落平铺,玉子杂生其间……”这种盛况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甚至怀疑它存在的真实度,是否只是为后来人所杜撰。不过后来看一档电视节目,说在新疆的一片戈壁滩上有人曾捡得大石,剖开后竟得极品翡翠,一时间引得无数淘宝者蜂拥而至,大戈壁上热闹无比,有的甚至因此而发家——玉河有没有尚未可知,这捡玉要是和捡豆子、捡地瓜一样容易,恐怕也没什么意思了。
在我看来,玉是和君子、品德联系在一起的。“君子温润如玉”、“君子比德与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都是君子的操行和品德。爱国诗人屈原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向往“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我辈之人喜欢玉,却不过是源于对一份求之不得的高贵品格的倾慕:外表温和柔软,内心却刚劲无限,如抱璧而哭的卞和,如《卫风·淇奥》中“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的君子。这般的美玉假如能够随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那得来又有什么意思?更不要说追名逐利之徒只把它当作转手倒卖获利的工具,如此这般只能平白污了玉的名节罢了。
玉和佛一样讲究结缘。一块玉才买来时可能干涩无比,平淡无奇,但戴久了自然就会戴出“釉儿”来。老人们有这么一说:谁的玉就是谁的精气神儿、谁的魂,谁戴久了就会和谁心神相通。“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玉对人的滋养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养玉,玉也养人。《红楼梦》里,贾宝玉生下来便有美玉傍身,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是大观园里各位老太太和姊妹们心尖上的那滴殷红的朱砂痣,可丢了玉后就丢了魂,就此灵气全无,疯疯癫癫跟着疯癫道人飘渺天地之间,最终失了行迹,大抵即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结缘,缘来人聚,缘尽人散。什么江山美人,什么亲情爱情、功名利禄……全都是浮云。干干净净来,不拈一粒尘埃走,万丈红尘、万千浮名终归不过是他人茶余饭后的低吟浅唱。
性格燥的人是戴不得玉的,如我,曾经两个玉镯都在不经意间从手间跌落,破碎成模糊凌乱的一片,虽说不是很值钱的物件,但是一个是老人的遗物,陪我从小到大;一个是样式别致,走到哪里都引来无数赞誉艳羡的目光。这两个玉镯碎后,虽不曾像贾宝玉那样失魂落魄,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怅然若失,经常下意识地抚弄空荡荡的手腕。之后也曾跑遍了所有的商场、甚至辗转找到当初卖玉的那家小店,却再也没有见过一模一样的东西——几年前无意的一次偶遇,竟就此成了绝唱,真正是“佳人难再得”。想来是我和它们的缘分尽了,一旦尽了,就再也找不回来。没想到,这次淘宝街采风之行,竟然让我又淘到了心仪的玉镯,真是意外之喜。
走进首家“中国汉字文化名城”采风活动结束后,大家在群里纷纷展示自己淘到的宝贝:文友张体义淘到了一串崖柏手串;他说,手串上的佛手,不说钱,讲佛缘;性感菩提除了三彩马还淘到了一串自认为“天工巧化、巧夺手工”的吉祥如意纹玛瑙,直说镇平玉雕局长看后都说:“值了,看样子,漯河淘宝街,中!”文友晓曦说,买东西求个眼缘,图个开心,如果从心底里喜欢,便是无价之宝。我深以为然,心里直呼漯河有淘宝街这么个好去处,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来淘上一番?
佛缘无价,玉缘亦无价。本次采风,当不虚此行,漯河有淘宝街这个地方,更不虚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