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三川 通讯员 苏鹏飞
近年来,市科技局及同创单位市地震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情报所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以富有实效的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科技工作等多方面取得了实效。该单位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卫生单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市直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一等奖”,并先后荣获“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全市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开放招商工作先进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省科技厅评为“科技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科技局志愿服务队连续两年被市文明办授予“漯河市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
提升素质 抓好服务
文明创建是手段,素质提升是目的。市科技局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以素质提升为根本,强化能力建设,干部职工在思想素质、廉政意识、作风建设、业务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教育。自“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局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十八大以来重要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二是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该局坚持把廉政教育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干部职工教育培训重点内容,采取党组带头集中学、支部组织辅导学、干部职工网络自己学等多种方式,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廉洁从政的自我约束意识。
三是加强作风能力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实现干部职工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是强化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该局建立定期业务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自2014年以来,共组织有关培训、讲座30多次,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业务和工作水平。
丰富内涵 争当先锋
市科技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工作,按照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新安“单位树形象、人人做表率、活动争先锋”要求,大力增强干部职工社会责任意识,丰富文明创建工作内涵,开展了多项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市科技局志愿服务队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在开展学雷锋服务月、义务植树、服务食博会、无偿献血、文明交通、家在社区、爱心送考、清扫道路积雪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三下乡、“4·26”知识产权宣传日、“5·12”防震减灾日等一系列宣传和帮扶活动,自2014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60多次,出动人员7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助力“两城同创”,热心社会公益。市科技局扎实开展“干部进社区”宣传教育帮扶活动,出资3万元为帮扶对象龙城镇添置5座车载式垃圾收集专用箱;响应市委宣传部、市选派办、市文明办号召,在源汇区大刘镇湾王村等三个结对帮扶村认真组织开展“我订党报送党员”活动和“送核心价值观灯笼春联到农村”活动。该局34名党员认真落实了三个结对帮扶村部分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的56个“微心愿”。2014年至今,该局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和开展“爱心助老、关爱孤儿”、“善行漯河暨慈善一日捐”等各类公益活动二十多次,向贫困党员、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捐赠物资约4万元,干部职工向慈善机构捐款约6000元。
传播网络文明,营造文化氛围。该局认真加强网络文明宣传,组织志愿者围绕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重点和热点网络话题,通过开展评论、跟(转)帖、评论等形式,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理念。截至目前,该局文明博客、文明微博分别撰文114篇、发帖924条,推动了全市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的开展;2014年至今,该局以缅怀英烈、经典诵读、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共开展迎春系列比赛、演讲、征文、健步走等各类文体活动30多次,增进了干部职工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情感,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干部职工文化生活。此外,还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比赛活动,并多次获得殊荣。
今后,市科技局将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为契机,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将精神文明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奋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