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浓重厚实的文化,金光闪闪的奖牌,昂扬向上的士气……走进市委党校,扑面而来的是先进科研成果营造出的“精神家园”所带来的清新之风,处处感受的是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朝气和锐气。
近年来,市委党校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契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坚持“科研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市委和市政府决策服务”的方针,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文明创建助推科研创新,以科研创新全面断提升文明水平。
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推动创建与科研同步发展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委党校把加强科研工作与精神文明结合,确保文明创建工作与党校科研工作相辅相成。
市委党校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创建办,研究制定《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实施方案》,把文明创建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相结合,尤其是与党校科研工作相结合。将科研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体规划,并全部纳入校年度总体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施行“一票否决制”,完不成当年考核目标的科室和个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同时,对科研工作与文明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促进文明创建具体方案和任务落实到位。
全校教职工是文明创建工作的主体,也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市委党校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全体教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文明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主题 把握重点
发挥创建活动的推进效应
市委党校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抓创建,把握创建重点,以创建活动促进科研工作开展,取得显著成绩。
科研队伍素质过硬。为适应长远教学、科研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市委党校不断吸引和引进高学历人才,截至目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6人,科研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
科研活动成效显著。市委党校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以专题形式分别在《内部参阅》、《漯河工作》、《漯河日报》、《沙澧论坛》等刊物发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先后组织 “法治与文明”、“诚信”、“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和“三严三实”等主题征文活动,推动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
课题与论文成绩突出。市委党校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我市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市委党校结项2015年度省社科联课题20项,立项14项;立项2015年度省委党校课题29项,结项2015年度市社科联课题12项,立项课题37项;2015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篇理论文章,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53篇理论文章,地厅级刊物85篇;专项调研课题《树立发展新观念,全力推进“两城同创”》,被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喜东批示。
构筑精神高地,缔结文明硕果。市委党校将继续坚持文明创建与中心工作结合,发扬文明创建工作中好经验和好做法,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全面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展,为富民强市、加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