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又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是指轻至中度血尿或蛋白尿,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见于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
许多朋友在体检时经常发现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及管型等表现,就怀疑自己是患上“肾炎”了,其实有些并非肾炎,部分为假阳性结果,或生理性表现,或尿路感染,只有小部分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
临床表现:多因肉眼血尿发作或体检有镜下血尿而发现,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于高热或剧烈运动后出现一过性血尿;反复发作的单纯性血尿,尤其和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者应注意IgA肾病可能。
实验室检查:可见镜下血尿或蛋白尿(尿蛋白>0.5g/24h,但常<2.0g/24h,以白蛋白为主),余相关检查均正常,必要时可行肾活检。
需要做出以下签别:1.血尿是否为肾小球源性,可做相关显微镜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或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测定,以鉴别血尿来源。2.蛋白尿患者可做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电泳以区分蛋白尿性质,必要时做尿本周氏蛋白检查以确定是否肾小球性蛋白尿。3.需除外经期、发热、体位性、风湿性疾病、过敏等因素。4.单纯性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患者较血尿伴蛋白尿者轻,病理改变较微。5.大量血尿所造成的假性蛋白尿,常可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鉴别。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患者无须特殊治疗,但应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监测(至少每3~6个月1次)尿沉渣、尿蛋白、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妊娠期更应注意。2.保护肾功能、避免肾损害的因素,尤其是肾损害的药物、食物等。3.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可考虑摘除扁桃体。4.可考虑中医药辨证施治。
专家链接
刘国锋,医专二附院副主任医师、内四科副主任,漯河市医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学习深造,擅长肾脏疾病的诊治、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急危重症的持续性肾替代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对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亦有独到见解。曾获“漯河市青年岗位技术能手”、“漯河市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