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文姣
在召陵区实验中学成立的短短的三年里,英语学科迅速成为学校的“龙头学科”,召陵区实验中学英语教研组更是被誉为“召陵区青年文明号”。这是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勤恳耕耘、默默奉献的集体。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与昂扬的精神风貌,精彩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在2015年及2016年全区模拟考试中均获得全区第一的好成绩,平均分高出第二名10分左右。全组成员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渐形成特有的教研组文化,为召陵区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强化观念更新
创新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英语组的老师们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
在教学工作中,英语组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三创新”,即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英语组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英语组在教学研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相结合
提高专业素质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英语组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要求老师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集体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每周有1~2 小时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选定一个单元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并形成文字教案。
备课时,英语组还借助“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结对子的方式,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的跟踪培训和指导,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他们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使青年教师在这一最佳熔炉里取长补短、汲取营养、培养教育智慧、提高教学艺术,并且在反复磨炼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学个性。
抓好教学工作
开展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研活动的重要价值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每周四下午都是九年级英语组教研活动时间,所有老师每次都要作专题发言,针对前一阶段的教研情况提炼共性问题并进行研讨,进一步明确对策、建议,使广大英语教师对一些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英语教研组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市、区级优质课、展示课、研讨课等多种课型的研讨、学习、实践。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
为了使学生真正把学到的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英语组开展了各种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作文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全方位、多途径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学生姜依琳在全省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年轻的教师,年轻的集体。召陵区实验中学九年级英语教研组虽然是一个年轻的集体,但是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未来他们将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