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素莉
近日,应漯河日报社水韵沙澧读书会之邀,省作家协会理事、《河南日报》中原风文艺副刊主编、中原风读书会发起人冻凤秋作为嘉宾回到故乡,并就读书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访谈。
冻凤秋说:“看周瑄璞老师写的《多湾》,唤起了我的乡愁。在我10岁之前,田园完整地保留着,延续着乡村传统,家乡的池塘都处在理想状态,那时内心、外部世界都是完整的,是在完整的状态下成长的,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慌乱,很感谢、很怀念那段时光。进入90年代,乡村开始发生变化,身边一切都变了,内心好像被挖去了一块,我就想去外面的世界,不要在这儿。当我现在回到故乡,虽然有变化,但还是喜欢它,是新的田园,也让我的乡愁变得丰满。”
冻凤秋说:“因为采访原因去过很多地方,我曾经喜欢望着远方,这次回来,充满惊奇、亲切的感觉,今日的漯河干净、美丽、雅致,我从小生活在澧河边,澧河水滋养着我的身体和心灵,我带着澧河给我的营养慢慢成长。昨晚,我第一次来到沙澧河交汇处,原来我的生命就是从这里走向远方的。我看到人们在河边的广场上散步、跳舞,家乡这么漂亮,家乡人生活得这么幸福,我很自豪,以后会经常回来,用笔抒写漯河。”
冻凤秋说,中原风创刊的时候就有了举办读书沙龙的想法,2014年11月8日,中原风微信、微博、客户端上线,与读者有了更便利的交流手段,就想举办读书会,与读者进行线下交流,形式也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请河南的知名作家、评论家和读者交流。2015年1月18日,举办了第一期读书会,省文学院副院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墨白老师主讲,还精心策划了选题,因墨白老师的代表作为小说《欲望三部曲》,就将选题定为《物质化时代如何安顿自己的欲望》,墨白老师精心准备了8000多字的演讲稿,话题交流深入,效果很好,这种形式就固定下来了,之后每月举办一期读书会,吸引了越来越多读者参与。后来,听说安阳、漯河等市都举办了读书会,她特别高兴。举办读书会能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中原地区的读书氛围也会越来越浓厚,文艺副刊能团结这么多读者,鼓励大家深入碰撞交流,对提高河南文学创作水平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期待河南有更多的读书会、读书沙龙,举办大型、中型、小型的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连接更多爱读书、爱写作的人一起读书,让灵魂交响。
冻凤秋说,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能让我们了解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生,让我们开阔眼界、开阔胸怀,在不断积累过程中,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广泛的阅读,不一定按自己的兴趣阅读,也可以逆自己的兴趣阅读,读得越多越好,还要精细阅读,选择一流经典的作品,当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人生观、价值观会更明晰坚定。写作者更需要大量阅读,深入思索,写出的东西会更厚重、更有分量。很多家长想办法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刻意想写好作文反而写不好,不如从小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孩子有眼光、有积累,知道什么是好文章,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作为中原风的主编,我非常渴望从来稿中看到好的作品,不管你是否有名气,好的稿件能让我眼前一亮。好作品的具体原则是“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生命、贴近心灵。写作者要不断强化个人风格,将情感表达到极致,透过表象对事件进行深入思索,有独特的见解。生活是冰山,下面才是深深的海洋。只要能写出好的作品,希望你投稿给我,你的才华一定不会被埋没。”冻凤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