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明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9月13日 星期

春风化雨提精神 文化铸魂促发展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之二

■本报记者 周鹤琦

文化涵养文明,文化是文明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一步一个脚印,通过抓活动、强服务、促产业、保文物、管市场等举措,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强势崛起、文化服务深得民心,让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提振文明精气神,铸就文明漯河之魂。如今,精神文明厚重的足迹正深深烙进沙澧大地这片滚烫的发展热土。

群众文化精彩纷呈

精神引领,文化铸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贯彻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指导思想,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市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周末沙澧文化超市、幸福漯河健康舞、幸福漯河梨园情、幸福漯河春满园、幸福漯河少年梦、幸福漯河书香城等“幸福漯河系列”文化品牌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被省文化厅、财政厅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多次报道,该项目被誉为文化惠民的“漯河模式”。

“幸福漯河春满园”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春节期间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周末沙澧文化超市”遵循重心下移工作思路,以“百城万场”活动为载体,组织骨干党员成立“文艺轻骑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文艺演出。“幸福漯河少年梦”系列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深入社区、农村、福利院,进一步走入基层,向特殊群体覆盖延伸。“幸福漯河书香城”创建工作在学校、机关、企事业、社区、军营等单位建立图书馆基层服务站50多个。扎实开展“书香之家”、“您阅读 我买单”、“沙澧大讲堂公益讲座”等公益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书香漯河”氛围。

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该局积极探索文化弘扬传承新路子,致力打造华夏汉字文明传承创新示范点许慎特色文化,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延伸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培育持续提质增效、活力迸发。中国文字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授予我市“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称号。

该局集中力量进行许慎文化资料中心建设,实施许慎文化园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成汉字密码、回文诗、进士及第碑等景观小品,许慎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影响力、吸引力显著增强。开工建设中影国际影城、聚博园民俗文化园等7个文化产业项目,漯河汉字文化园区正在规划。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地产等新兴业态,围绕全方位、宽领域扩大开放,加强谋划研究,储备了一批涉及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包装印刷等产业的优质项目并对外发布,重点推介了贾湖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州名镇北舞渡古镇复建项目、郝家台国家古遗址公园项目、西城区古城遗址公园项目、漯河文化博览苑建设项目和泥河洼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等。

文化服务日趋完善

服务是文明创建的核心主旨,也是文明创建的外在体现。该局扎实推进文化阵地建设,致力构建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该局启动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计划,通过深入调研,确定“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和有场地、有灯光、有音响、有器材、有队伍、有活动的“六有”工作标准。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扎实推进,进一步丰富我市城市文明内涵、提升城市文明品位。

此外,该局还先后组织开展了“清源”、“闪电”、“护苗2015”行动以及扫黄打非、暑期网吧集中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专项整治等系列活动,新闻出版业和文化市场秩序日趋规范,文明清风遍吹全市各处。

浓墨重彩写华章,扬鞭跃马跨新程。文化与文明高度融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奏响文明创建的最强音。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该局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文化人”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文明创建阵地建设,夯实文明创建载体,让更多的文化品牌、文化名牌承载正能量而熠熠生辉,让文明漯河更加流光溢彩。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