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9月20日 星期

难忘简城


■王中山

从简城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淡化对它的眷恋,但我做不到。那富有远古诗意的浮桥、秀美的沙河风光、古朴威严的望京楼、月光下的乡野画卷……如一坛老酒,越醇越香;更像一个梦,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醒来。

简城村与叶县、襄城县交界,由沙汝两河相抱,三面环水,恍如世外桃源,颇有几分神秘色彩。我的老家在豫东的一个小村庄,也是三面环水,与简城颇为相似,在简城总能找到故乡的影子和童年的记忆。

今年中元节前日,我们一行踏上去往舞阳县章化乡简城村的路程。沿着北舞渡镇向西,穿过片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河横穿南北,一座浮桥横跨东西,直通简城。

站在浮桥上,微风习来,似故乡的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脸庞、我的发、我的衣衫,又仿佛是母亲轻抚我受伤的心灵,让我倍感温暖与幸福。放眼望去,河流婉转蛇行,伸向远方。两岸青树翠蔓,芳草萋萋,蒙络摇缀,翠绿欲滴。河面水草茂盛,偶尔会覆盖整个河床。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小鱼嬉戏,时而怡然自得,时而倏然远逝,往来翕忽;更有野鸭时隐时现,穿梭于水草间、河岸边,似与游者相乐,好一派秀水风光。

景美人更美。有垂钓者,陶醉其中,时而钓鱼上岸,笑容满怀。有卖豆腐的,来上一碗,更有童年的味道和记忆。看,那位卖豆腐的大爷,更像自己乡下的老父亲,那样慈祥、深沉,满脸如沟的皱纹,早已绽放如花。有喜好照相者,把笑脸定格在美景里,其乐融融,正如《诗经》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此时此景,眼前总能浮现出昔日故乡渡船的影像。记得小时候,要想赶集、走亲戚,过渡船必不可少。一根钢丝横跨河两岸,摆渡的小姑娘身穿小碎花布衣,头上扎着两个小辫,过河的人们不时给个一分、二分的,也算给她的酬劳。不管岁月如何久远,那情景,我到现在还经常梦见。

顺着浮桥拾级而上,我们来到简城村,已是夕阳西下。房屋古朴而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满是菜园和庄稼,没有一点空闲。倦鸟归林,夕阳暮色,穿行在乡间开满鲜花的小巷,突然眼前一亮,一栋高楼跃入眼帘,它傲立于乡间普通低矮的民居之中,似鹤立鸡群,在暮色里更显古朴、厚重、雄伟。这就是著名的“简城高楼”,又名“望京楼”。

据《重修龙光庵碑》记载:“舞邑城北60里许,乃前代楝襄王乐其山环水绕,地势高耸,建都之城也。战国时期,楚楝襄王曾在此筑城建都,故名简(楝)城。”

据当地村民讲,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地主孙永信据此有利地势起家,聚良田数千顷,为纳祥避邪,聚财兴家,庇佑子孙,为两子建高楼二座,具有防风、防震、防洪、防盗、防匪之功能。东侧那栋,毁于“文革”,现仅存一栋。虽然经历了250多年岁月洗礼,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古朴和威严,让观者为古人的智慧而拍案叫绝。

楼高四层,第一层为石砌结构,乃地下室,不设门窗,内存生石灰。二层内设吊板,夜晚吊板起,人欲入盗,进门即陷地下室之生石灰内,欲出而不能自拔,只好束手就擒。拾级而上,二楼正上方的拱券门上有青石横额书“花萼相辉”四字,并书“孙永信暨男(女)俊(杰)建”,落款为“大清乾隆十八年孟夏吉日”。“花萼相辉”寓意兄弟友爱,手足情深。横额周围刻花草、波涛、鲤鱼跳龙门等图案,每层前边和一侧设有小窗,有瞭望之功能。登楼远眺,沙汝二河,环绕前后,西望山峦起伏,村落星罗棋布,阡陌纵横,尽收眼底。

站在“简城高楼”面前,浮想当年它的伟岸和雄奇,那兵荒马乱之时,“简城高楼”护佑村民抗击匪盗的场景……万事浮云太过虚,感叹岁月的无情,这所有的一切都随风飘散,沉默在历史的尘埃里。旧屋的主人今何在?他的后代又经历怎样的世事变迁?而今,人去楼空,怎不让人伤感?

伫立简城高楼面前,也让我想起故乡的老屋。虽经岁月的剥蚀,屋顶的小瓦早已长出青蒿、土墙根已被雨水冲洗而深凹其中,但它还是依然顽强的矗立在天地之间。还有门前的那棵大槐树,虽然树干早已中空,老态龙钟,但他每年还是那样枝叶茂盛,向世人诉说他的传奇。

告别“简城高楼”,又来到村西头“关帝庙”前,更能感受到先人在庙前碑文上刻下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谆谆教诲。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俏挂枝头。微风习来,阵阵芳草清香,沁人心脾。淡淡的月光下,村旁、地头、路边,三五一群、两三一堆的人们在纳凉赏月。有耄耋的老夫妇相依着,仿佛在叙说当年的爱情故事;有的老人在谈天说地,怡然自乐,更有孙儿绕膝,安享天伦之乐;更有儿童嬉戏、玩耍,露个鬼脸、扭扭屁股,童趣十足……难道这就是老子说的理想王国吗?

让我想起唐朝著名诗人贾岛的一则故事。一次,贾岛在月光下赏月吟诗,他的妻子在一旁唠叨“明天就无米下锅了”。而贾岛却拉着妻子的手说:“明天的事明天管,现在还是赏月吧!这风景太好了。”

古语有言: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幅图、这则故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心中若有云水间,人生何处不桃源?陶渊明有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让我们放下内心的忧郁与不必要的争执,来享受当下这美好的时代吧!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