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9月25日 星期

创建优质教育 促进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系列报道之一

■见习记者 李文姣

均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也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话题。均衡教育关系到家家户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区为抓手,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改造城乡薄弱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攻坚计划。

目前,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区、源汇区4个县区已经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工作,通过率达80%,全省领先。今年5月,召陵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验收,下半年通过国家认定后,我市所有县区将率先在全省通过国家认定工作。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受到徐济超副省长批示表扬,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改实验区,市教育局被评为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源汇区、临颍县、郾城区相继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被评为群众最满意的民生实事。

全力以赴 改善办学条件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漯河市制订出台《漯河市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攻坚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三年攻坚计划》),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再动员、再部署,树立典型、示范带动,高树目标、强力推进。市政府设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先进县区进行专项奖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详细制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先进县区评估细则与奖惩办法》,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对攻坚计划实行台账式管理和月报制度。

三年来,全市投入数亿元,积极配备实验仪器、图书、信息化设备等,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15年年底,全市规划达标的586所中小学办学条件通过市级验收,圆满完成市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攻坚计划任务。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3亿多元,相继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改造校舍23万平方米,消除危房6.5万平方米,为400多所学校配备图书、教学实验仪器和体、音、美器材;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130多所校园网通过光纤与漯河教育信息中心相连工作,投资5000余万元,在全市配备多媒体2800多套,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工程。经过全市强力攻坚,我市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不断完善。

整合优化 共享教育资源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学校布局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势在必行。为此,市教育局在市直初中试行了名校带弱校教育均衡化改革,实现结对学校之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013年,市教育局印发《市直中小学试行教育均衡化改革的通知》,实行结对帮扶试点,初步探索建立校级领导干部与教师交流机制。2014年5月,漯河市教育局出台《漯河市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方案》,对创新管理体制,深化校长、教师交流机制进行部署。建立中小学校级干部合理流动机制,通过强校输出、多岗锻炼、任期轮岗等方式,统一调配优质学校校级干部到薄弱学校双向交流任职,带动提升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完善教师统一管理、定期交流机制,建立市直初中对口组团交流制度,对口学校交流团队需涵盖一个年级的主要学科,且能满足一个教学班的教育教学需求,交流时间为3年。

2015年10月,漯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调整整合方案,将市八中和市实验中学合并,在漯河五高南校区设立初中部,将西城区新建小学划归市实验小学。目前,市实验中学东校区、漯河五高初中部、市实验小学西城学校相继招生开学。中心城区学校调整整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