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9月27日 星期

徜徉在写作的世界
——“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暨水韵沙澧读书会9月活动侧记
读书会活动现场,余飞老师和两位嘉宾中肯地为大家点评作品。

■文/图 本报记者 左素莉

细密的秋雨浇灭了炎夏的余烬,清秋乘着一缕风抵达枝头,继而抵达心头。

9月24日下午,“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暨水韵沙澧读书会之文艺作品点评会在新闻大厦三楼多功能会议厅举行,著名剧作家、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本报文艺副刊原主编余飞应邀亲临读书会现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面对面点评大家的习作。市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城乡建设》杂志主编张德贞,市人社局原副局长、市作家协会理事乔保国作为嘉宾到场助阵,市社科联主席高文献、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张伟民也出席了本次活动。现场的气氛热情洋溢,空气里飘散着淡淡的属于文学的清芬。

漯河日报水韵沙澧副刊的很多作者和水韵沙澧读书会的成员们都读了很多书,也很能写,但为什么一些作者能在杂志上发表作品,却上不了党报副刊?一些作者写了很多年,一直在原地踏步,陷入了创作瓶颈却不自知;还有一些作者,发表了一两篇稿件或出了一两本书便自以为成名成家而沾沾自喜,这种心态是否需要调整。等等这些,是水韵沙澧读书会邀请余飞及各位嘉宾到来的原因。

余飞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发掘并培养了大量文学新人,为我市文学事业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他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白发亲娘》获省戏剧大赛金奖、省黄河戏剧大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这部戏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同名受集电视剧录制播放后,更名为《白发娘亲》、我市首部戏曲电影已于八月封镜,目前正处在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2017四月在全国新农村院线上线。

余飞说,从《漯河日报》创刊到现在,副刊的名称换了好几个,但办出了品位、办出了特色,形成了独具个性的编辑思想,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广泛关注。他在创办副刊过程中,连续5年举办桃花笔会,参加人员近500人;通过参加笔会,写作爱好者在一起交流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启发灵感,创新思路,完成自我突破,逐渐提升了写作层次。这些人中有的已成为知名作家,有的成为新闻战线、文学艺术战线的中坚力量。现在,文艺版编辑陈思盈薪火相传,又引入了新的机制,创办水韵沙澧读书会,为爱好写作的人提供了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

在谈到《漯河日报》副刊刊发稿件的标准时,余飞说,思想要积极正面,传播正能量。他曾为我市作家乔聚坤开辟过专栏《老少爷们系列》,乔聚坤写了很多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人物,大家看到,作品的结尾大都比较“光明”、美好。余飞说,这是报纸的需要,报纸的副刊就是要激起人们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因此,他提倡健康写作、美丽写作,写出健康、美丽。邵丽是河南文学的领军人物,当年她曾经多次在《漯河日报》上发表作品的,她的特质就是健康、美丽写作,她在这条路上走得很顺利。其次,很多作者写个人情调,写风花雪月,不是不能写,而是不管写什么,一定要在抒发个人情感的时候,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感受。余飞曾到南阳邓州采风,邓州有个花洲书院,是由范仲淹创办。花洲书院内有一个照壁,照壁的背面刻着滕子京的《求记书》。滕子京被贬到岳阳做太守,重修岳阳楼,请人画了一幅画,让人把画与《求记书》送到邓州,范仲淹就在邓州写出了《岳阳楼记》。读《求记书》时他觉得藤也是文采飞扬,按他的水平,完全能写出另一篇不同面目的《岳阳楼记》的,然而,他却放弃了自己可以为自己万古留名的机会,专门求远在千里之外的范仲淹来写,由此可以看出两个人拥有同样的抱负、经历,且友谊深厚,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余飞就从《求记书》写起,写出了有独到见解的游记。

在点评作者韩月琴的散文《办年货小记》时,余飞说,她的文字功力能够表现自己的思想,但是,作者把所看到的都写出来,而没有写出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仅仅停留在对场面的描摹。他告诉作者,写作不是把所掌握的所有素材都写出来,而是找出读者最关注、你感触最深的地方放开笔墨写,无情节、无故事的地方一笔带过,只要把需要重点写的写出来、写好,就完成了写这篇文章的使命。

在谈到作者赵根蒂时,余飞说,赵根蒂写的诗歌与过去相比更成熟了,写得更内敛,诗人要表达的不是让人一览无余的,而是让人一再回味,要写出内心世界,写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有人说“诗无解”,诗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诗歌注重炼字很有必要,但是也要注重情感的抒发。找到正确的艺术感觉,找到正确的表现方式,就能写出别人写不出的东西。

在谈到作者杨晓曦时,余飞说,杨晓曦的作品与过去相比大有长进,但是眼界要再放宽一些,写出文化色彩,把文化的碎片收集起来,展示出来。不要与别人相比,走自己的路,达到目标就好。

2016年,余飞在拍电影的同时还完成了一部反映反腐倡廉的新戏。余飞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老老实实把想写的写出来,完善提高打造成艺术品,你对自己的塑造就完成了。”余飞说,走在文学路上,要正确认识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干这活儿的人,不要看到别人发表文章,自己也要往这条路上挤;他提倡敬畏文字。他说在神圣的地方要做神圣的事情,在这条路上走,努力了,就没有遗憾。

乔保国说,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是指的读书的深度,万卷是广度。看10本书,不如一本书看10遍,精读方能有收获,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坚持下去。马克·吐温说,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一项事业,那一定会做出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张德贞说,现在,许多人拥挤在文学路上,建议认真审查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文学,既然走了这条路就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勤奋写。作家是一个政府,写作过程是治理国家的过程,文章最忌写出百家衣,要深入生活、发现生活,多积累,多审视自己,从积累中提取有价值的东西。希望漯河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家。

张伟民说,水韵沙澧读书会是文学爱好者思想受到启迪的平台,是文化播种机,是指路明灯。漯河文学军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信会有更多优秀作者走出漯河,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散文作者杨晓曦说,读书、读活、读巧,有水韵沙澧读书会这个灯塔式的平台,大家趋光而聚,有众多经验之谈做支撑,读书写字将会是最纯正最有文学质地的事情。愿读书会越办越好!

微小说作者张国绍说,听了余飞老师的报告,他的感受是,在雾锁迷途,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无从迈步的紧要当口,忽然来了一阵风,豁然开朗,云开雾散……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