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

水韵沙澧 人雅茶香


■张乃千

水韵沙澧读书会迎来了曹代颖先生。

说起水韵沙澧读书会,我不能不饶舌几句:漯河有许多人文景观,而由漯河日报社发起并承办的水韵沙澧读书会是其中很温馨的一景。说它温馨,一是因为它不设门槛,凡笃学爱书的人都可以报名参与,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二是它贴近现实,读讲与体悟并重,彰显了“崇文尚德”的漯河精神;三是它内涵丰富,植养着修身养性、艺苑爬罗的文化气韵。迄今,它已成为“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的重要板块。这期间,已有多个学科的躬耕者登堂领学或宣讲。

曹先生来了,他以《自成气象的茶文化与我们的道德修为》为题,为读书会送上了一道茶文化大餐,吸引了大批听众。

曹先生是本土很有影响的学者型官员,他从政多年,却敦厚儒雅,一身书卷气,对传统文化颇有见地。说到茶,他更是情有独钟,除研习于书斋茶室之外,为求茶之真谛,他曾经四上武夷山,遍走三山两涧,求师“天心寺”,拜访“止止庵”;还曾经把盏话茶对德国啤酒、茶杯闻香比拼星巴克咖啡。诚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躬行。”在识茶、制茶、品茶的探微中,他从书本走向了茶山,从自啜走向了访贤,从国内走向了国外,从而陶冶了晶莹茶心,成为学养深厚的茶学专家。

有“茶心”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气象。曹先生的讲解,从一开始就给听众推出了一个氤氲四溢的茶道天地。他以朴实的语言解析了茶学的枝繁叶茂,不仅使听众走出了对茶的一般意义的理解,还认识了“茶”之所以成为精典文化的深层含义。他特别强调了茶的经世致用,以大量的人文事例论证了茶能资政、茶能润文、茶能修身以及茶能养生的多重功能。在曹先生看来,“茶水映日月,杯中有乾坤”,茶,不仅承载着礼仪、内化着静慧,也激扬着文心、淬炼着品格。他说,人们惯常较多的关注个人的社会属性,而忽略了内心世界的打磨清洗,而茶,恰如扬子江中水,正可以让我们涤烦除躁、去浊扬清、修为品性。曹先生的这番讲解,引人入胜,不禁使我想起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虚”与“静”是心灵的化境,有此境的人才能成为高尚的人。那么,如何“致”、又如何“守”呢?茶用乃其中之一也。

曹先生很博学,亦很谦恭,他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其间,几次看手表,唯恐占用了大家太多的时间。他的这种自慎自重,令人钦敬,其谦逊之风正是茶中上品。其实,他讲解时,场内鸦雀无声,听者无不洗耳,受众莫不静听。大堂之内,听君论道,虽未设功夫茶,却感同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千五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是的,清风徐来,人雅茶香,沙澧之滨,说不尽的道德文章。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