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

从香菱学诗 到杨修之死


■郑曾洋

香菱学诗 精血诚聚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的一景,一个弱女子,为什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诗成功呢?这篇文章对我们做学问写文章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香菱看到李纨林黛玉薛宝钗迎春探春经常在大观园吟诗作对,非常羡慕,也想学习写诗。这是香菱最终能够学会写诗的第一步:有强烈的学诗愿望。任何人要想做好任何事,首先必须要有想做好的强烈愿望,这样就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写文章也是这样,必须先有想写好文章的愿望,这是起码的前提。

香菱学诗,拜的老师是林黛玉。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大观园里写诗写得最好的才女。诗社写诗比赛,林黛玉多次夺得魁首。黛玉不仅善写,而且善教。从文中就可以看出,黛玉指导香菱学诗,先一句“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一下子消除掉香菱的畏难心理。接着告诉香菱“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的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就告诉了香菱写诗的基本技巧,然后进一步指出“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当香菱据此认为“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时,黛玉纠正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且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辞害意。”且教香菱先多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看,黛玉是多么善教的一位老师,名师对于学习的提高,真的起着重要作用。

香菱学诗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她本人“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文中写道,香菱按照黛玉的要求,拿了黛玉用红圈选好的王维的五言律诗回去,“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且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后又读杜诗,“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第一次写诗失败后,默默的回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抠土。”第二次写诗失败受黛玉宝钗惜春指点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终于“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梦中得了八句,写成了一首情景交融的好诗。像香菱这样专注用心,学什么都会学好。

当然,香菱学诗的成功,还有她所在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她学诗。大观园不仅环境优雅,更主要的是这里面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李纨探春惜春等才子才女聚集,大家经常在一起写诗赛诗,学习氛围非常浓厚。香菱经常跟这样的人交往,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良好的影响。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交往对象,主动接近那些优秀的人,多与他们交流,这样,才会对你的知识增广能力提高有好处。

杨修之死 不作不死

杨修之死是《三国演义》的一景,作者罗贯中通过这一章节,刻画了曹操的奸诈、多疑、嫉贤妒能的一代“奸雄”形象,语文老师们教读本文,历年来也大都从这个角度解读。我却不以为然,认为杨修之死纯粹是咎由自取,甚至可以说是不作不死。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部“尊刘抑曹”的书,即便如此,书中也承认曹操对真正的人才是非常重视的,比如郭嘉、荀彧荀攸叔侄、贾诩、程昱等谋士,张辽、许褚、典韦、徐晃等武将,这些人很多是从敌方投诚过来的,曹操都能量才为用。特别是张绣,虽然曾在投降曹操之后又发动叛变,还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但再次投降后曹操不计前嫌,仍然委以重任。杨修本来是曹操的行军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可见曹操还是对杨修非常看重的,不然也不会把如此关键的职位交给他。可是纵观整部《三国演义》,没有看到杨修为曹操献过哪怕一次有价值的军国大计,能看到的只有他的“小聪明”,诸如解“阔”字之谜,分食一盒酥,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等。但曹操对杨修这些卖弄小聪明的举动只是“忌之”、“恶之”、“愈恶之”,并没有把他怎么样。当杨修卷入了他根本不该卷入的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时,实际上,他的脑袋只是暂且寄存在脖子上而已。但曹操得知杨修教曹植斩杀门吏、偷做答教时,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已有杀修之心,仍没有杀掉他,大概还是因为曹操的爱才之心。但杨修竟然对此浑然不知,在战事胶着的关头,非但不献计献策为主分忧,还一如既往地卖弄他的小聪明,提前收拾行装以至于全营上下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导致军无战心。这个时候,纵然是神仙也难救杨修性命了。

杨修之死,让我认识到:聪明必须用到正地方。杨修不可谓不聪明,能比曹操更先猜出曹娥碑上“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乃“绝妙汉辞”之意,能多次准确揣度出曹操真实心理,可以说是智慧过人。但杨修没有把他高人一等的聪明用到该用的地方,不像曹操的其他谋士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帮助曹操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味卖弄小聪明猜度主公心思,甚至卷入政治斗争漩涡。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何其多呀!他们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帮助本单位走出困境,却把时间心思精力都花费在无谓的耍小聪明上面,就像孔子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对己对人对单位都没有好处。所以,聪明才智必须用到正地方,才能发挥自己所长,施展自己才华,实现平生抱负。

从香菱学诗到杨修之死,说的是如何做人、如何为学,取之、弃之,任君凭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