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红
“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当我读到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这句话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同学贾泱和他的贾话连篇。
虽是高中同学,因为不曾同班,所以在学生时代并不太了解他。他的名字在耳边熟悉是毕业工作若干年之后的事儿。他离开母校后曲折的求学经历,在职场的历练拼搏,对父母的孝对妻小的爱等,均被渲染被演义成了浪漫温暖励志的系列故事。
毕竟我们生活在家乡小城,他身在繁华都市。我们分布在各个基层单位,他在央视。他工作的名片一度成为我们的骄傲。那一年,大家的心都揪起来了。因为他患了重病,一度危及生命。大家都在默默祈祷,也有人跑到北京去探视,回来抑郁很长时间。在一次小聚时,一位朋友说,哪怕是傻了,只要活着,能陪着我们傻笑,我们相聚的时候只要他在,就知足了,然后沉默中很多人在拭眼泪。
他患的是脑病,但我和同学们都感谢发达的医疗科技,更感谢朋友的妻子,在她不离不弃的细心照顾下,他痊愈了!看他的神情,听他的憨笑,当时就觉得:活着就好!
一日,我的朋友圈里有了一个新词、热词——贾话连篇,只要相聚必是我们的热门话题,即便是电话聊天也免不了要聊几句“贾话”。
开通微信的同时,我就订阅了贾话连篇。贾泱,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大媒体的小草根,号称资深媒体人,做大新闻,写小文章,给社会扎扎针,不止疼,能止痒,足矣。
从此每天睡觉前看贾话连篇成了习惯。不知不觉,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深远了,看问题的角度变化了。文章无论长短,配图贴切幽默,文笔辛辣隐喻,嬉笑怒骂,针贬时弊。从他的每个字里,我都看到了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唤醒,唤起,革新!他带给我的深思越来越多,不爱转文章的我,不由自主地就转了。另外,他的很多评论都成了我日记里的感想。
所以,在范长江那句话后面,我写了几句感想:不仅仅是记者,任何一个人,一个有思想的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都是幸福的,别人眼中的艰辛于己就是快乐。原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口号,是境界。同学贾泱有思想者的痛苦,也有诉诸于笔端的幸福,那是他的理想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