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2月10日 星期

最是书香能致远
——漯河二高“书香社”发展侧记

■见习记者 李文姣

腹有诗书气自华。关于读书的名句自古就有,读书的好处也毋庸多言。但是,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坚持阅读的人却越来越少。为了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素养,漯河二高的部分老师自发组织成立“书香社”,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一起读书,一起交流。

一起读书、观影

共同交流、进步

“书香社”成立于2014年9月。开始,老师们只是受到了其他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读书活动的影响而自发阅读。渐渐地,开始阅读的老师越来越多,大家就聚集在一起自发成立了“书香社”。在“书香社”,老师们勤奋读书,积极交流。为了保证阅读质量,老师们还笔耕不辍写感悟、随笔,其中不乏自由创作的诗歌和小说。每个学期结束时,老师们都将自己的佳作汇编成册,在校内流通,既为凝聚社团老师们心血之作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又让更多的师生分享“书香社”的阅读成果,带动更多人开始阅读。

想要加入书社,首先要对读书有兴趣,还要写一篇文章作为入社的“通行证”。“书香社”要求每个成员每个学期至少写出一篇详细的读后感,社团活动连续缺席三次将视为自动退社。“书香社”主席王红武老师说:“我们争取让大家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共同参加同一个活动,针对同一话题写作,这样方便讨论和交流。我们不强迫多写,但每个成员每个学期至少要有一篇作品。”

“书香社”每个月至少有一次集体交流的读书活动,阅读范围不限。交流读书列出书单供老师们选择,每学期老师们要共同阅读两本书并进行讨论和交流,此外不再做硬性要求。老师们聚在一起,除了读书还会看一些优秀的老电影。每个月老师们都会聚在一起看两部电影,大家共同观影,共同讨论,共同写观后感。

活动形式多样

酝酿作品出版

如今,“书香社”已经迈入第三个年头,《漯河二高书香作品集》也出版了很多册,书社成员不断增多,目前共有21名固定成员。老师们阅读的形式也越来越灵活,不仅定期集会讨论作品,还利用假期外出采风。书社虽然没有资金支持,但老师们积极、自发参加采风活动。当他们集体来到长寿山,在青山绿水间读书会友,仿佛有了当年王羲之在会稽山上与群贤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风雅。

王红武说:“开始大家只是因为兴趣走到一起,为了更好地阅读,我们逐渐通过规章制度让‘书香社’更加规范。几年下来,老师们都受益匪浅。现在我们的作品集只是在校内流通,但是我们希望选一些精品出版,与更多人分享我们的读书心得。此项工作正在筹备当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