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泉
春节快到的时候,办公室主任黄平提拔走了。明眼人都知道,不久,局里将推荐一名副科级后备干部。
信息科长吴玉刚开始摩拳擦掌,可是,想起局里还有好几个竞争对手,他陷入了纠结。推荐干部,民主集中制,走群众路线,搞民意测评,说白了,就是群众投票,自己人缘还好。可是,为了防止拉票或者老好人票数高,这环节又规定,不唯票数,需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集中”一下。话说回来,哪个干部考察组从来也不会像村民大会选举村委会主任一样当场唱票。思量来考虑去,还是要在局长身上下功夫。
局里经常组织看的那些违纪违法案件中腐败分子“围猎”领导的伎俩,一一掠过他的脑海。给局长送钱,必需的!可是,直接拿钱,自己不好意思送,局长也不好意思收。买两瓶酒吧,把钱塞进酒瓶下面,这样,避人耳目。
局长爱喝酒,人人皆知,私下里,都叫他“四轮”局长。每次,参与市局来人的陪客,吴玉刚都能见到局长抬头挺胸,高坐在对着门的埋单席上,像一只经过热身的凶猛的公牛,异常兴奋,准备发力,来一场志在必得的搏斗。紧挨着王局长左首的,一定是客人中最重要的。其他客人则按照组织排序、职务级别什么的,左右依次落座。局长致辞,穿着旗袍、戴着耳麦、身背对讲机的服务员,逐人斟酒。每人二两,所有人的酒都倒上了,局长致辞也近尾声了,大家一起站起来,互相举杯致意。
第二轮,改用三杯刚好一两重的小杯子,互相敬酒。为了表达诚意,也为大喝一场不醉不休率先垂范,局长先来。他操起酒瓶,往自己的酒杯里,连续倒六小杯,然后,在众人屏住呼吸中,一仰头一次搞定。局长大口大口甜甜地喝,咕嘟咕嘟爽爽地咽,立即赢得包间内食客敬佩、感动和惊羡的掌声!局长吃口菜,放下筷子,起身一一敬酒。酒意渐渐发作,他的话也多起来,到每个人面前,不止倒酒,或长或短,或高声或耳语,都要说上几句。
局长表达完心意,也就掀起了热潮,做东的陪客的按照顺序一一给客人敬酒。这第二轮敬酒刚近尾声,自由交流的第三轮也就开始了。旋即,高潮来了,整桌就进入混战状态。陪客的都要主动起身拿起酒瓶,前往客人面前,寻找各种各样的由头,互相干杯,情形不一而足。有忘不了上一次关照的;有遇见曾经在一年提拔的;有上次没喝够欠着,这次兑现的;有因为是老乡、校友、同学、同姓的;有刚刚喝过四杯,觉着很过瘾,想再喝两杯加深记忆的。互相干杯者饮罢,或哈哈大笑,或手牵着手恋恋不舍,或互相咬耳朵,显得关系非同寻常,直到差点误了别人敬酒而被劝开。
此时,如果客人中有酒量大,还没喝够的,他们就会以感谢热情款待为名,反过来敬主人的酒,直到人人醉醺醺。
都喝好了,都不愿意再喝了,否则,不罢手啊。可是,每当此时,局长都会发动第四轮,他命令吴玉刚再打一瓶,并作关心状,说是喝多少算多少。一瓶酒,刚倒出两三杯,就有人东倒西歪地要离座,实在没人愿意喝。局长每每见状就会扯着嗓子:“小吴,酒风如作风,酒品如人品。领导们可都关心你呀,还不抓紧单独表达敬意?无论如何,这瓶酒都要喝干净,别浪费了!”
想到这里,吴玉刚仿佛氤氲在酒场饭局。他打住回忆,赶紧跑到二舅那里借了六万元现金。要赶在天黑之后,尽快将酒和钱送到局长家。吴玉刚哆哆嗦嗦地将钱分别塞到提袋的底部。老婆在旁边嘟囔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几年多了,党风政风民风社风都好转了,风清气正了,大家进入新常态了,还有人不收敛、不收手……”想想吴玉刚终日爬格子的辛酸,她也无可奈何。转念一想,还是不对劲,趁着老公上洗手间,她立马做出一个决定,继而飞快地向卧室跑去。
果然没几天,县委组织部来人,在局里召开民主推荐大会。会后不久,推荐结果就张贴在局办公楼入口处了。大家纷纷向吴玉刚贺喜。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暗自庆幸起来。正滋润着,吴玉刚忽然接到局监察室乔主任的通知,下班后,立马到局纪委书记陈清楚办公室开会。他的心咯噔一下:莫不是自己送钱被人举报?这下完蛋了。
吴玉刚匆匆赶到陈书记办公室,只见另外四个和他同资历的科长,正襟危坐,看上去都很焦躁,心神不宁。
“现在,对你几个集中进行廉政提醒谈话……”清楚书记咳嗽了一下,然后,抑扬顿挫地训导起来。临了,他打开书柜:“局长说了,以前貌似喜欢喝酒,其实,他是迫不得已,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害,谁愿意把酒往肚里倒呢,正好,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机,他把酒戒了。
“这是你们前不久为了提拔,送给局长的酒水,他安排我,原封不动地退给你们。
“此次局党组会研究副科级后备干部人选,既参考了民主推荐的票数,更参考了大家送给局长的酒水情况,吴玉刚送的真正是‘酒’。”
吴玉刚无地自容,和众人一起,拎起酒,一溜烟地往家跑去。他将酒放到客厅的茶几上,赶紧向老婆报喜。老婆听后,从卧室里捧出六沓钱,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玉刚,健康和自由,最重要。我离不开你,我不想让你出什么意外和闪失!”
吴玉刚脸一红,紧紧地抱住了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