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2月23日 星期

儿子的母校


■柴全伟

2004年,漯河市重新区划之后,郾城一高升格成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划归市里管辖。但老郾城县的群众对郾城县一高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若谈起漯河四高,他们不说四高,也不说郾城一高,而说“老一高”——仿佛只有这样,才让他们的心里与漯河四高重新连接起来。

作为“老一高”,曾几何时,因高考成绩、录取名额俱佳,名扬豫中南,是屈指可数的中原名校,而中央军委原副主席曹刚川曾在该校就读,也为“老一高”增辉添色不少……要说,这些我都知道,关键是我从未在漯河四高上过学,却想写一篇关于漯河四高的文章,也只能从儿子身上下手了。故,作品的名称就叫作“儿子的母校”。

2013年是儿子初中升高中的一年,也是我们家里人最纠结的一年。父母的意见是完全一致,选择最好的学校去上,目标是省内某高校。我和妻子的意见是听儿子的,坚决尊重儿子的选择。而儿子呢?左右摇摆不定,今天觉得爷爷奶奶的话有道理,明天又觉得道理并不充足,后天又殷勤万分地卖力表现,然后可怜兮兮地哀求我和妻子帮他拿主意想办法……因此,我和妻子就大包大揽起来,要帮儿子选择一个好学校。后来,我们俩合计来合计去,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最终,我和妻子才弄明白,儿子想上什么学校,不是我和妻子的想法和念头所决定的,而是儿子的分数所能决定的。

这样一想,我和妻子一脸的释然,满身轻松。

说实话,儿子从上小学起,直至初中毕业,不,具体说是初中二年级,我很少过问他的分数,儿子也经常对别人说,我爸从来不关心我的分数,好也罢,赖也罢,学吧!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我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呢。其实,说穿了,分数在我眼里一文不值是有现身说法的。我总觉得,它并不能阻挡任何人前进的脚步。就拿我来说吧,18岁应征入伍时,没有分数,退伍参加工作吧,也没要分数,后来结婚生子,也没要分数……可是,儿子上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一天,他的班主任把我叫到了学校,指着教室后墙的成绩排名说,全班84名学生,你儿子名列第三名。

随即,我兴高采烈从前头查找儿子的名字时,班主任又发话了,前面没有,从后面来找吧,一找一个准,因为你儿子是倒数第三名!

我傻眼了。

班主任又说,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上高中有点“蜀道难”。要想上高中,你就好好准备借读费吧!

这下,我傻得更狠了,第一次意识到分数的重要性。

为了儿子能取得好的分数,当爹的我拼上了——儿子上学,我送,儿子放学,我接,这是儿子上学十多年来,我第一次下这么大的功夫。

半个学期下来,儿子进步很大,一跃步入了中等生行列,第二学期,进入全班前30名,全年级排名一百多。而步入初中三年级,儿子仍保持着势不可挡的前进的势头,突飞猛进!

中招临近,为了儿子上哪所高中,我咨询了不少同事和朋友,不少朋友的儿女大多都是漯河四高毕业,有的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人民公安大学等国家重点名校就读。因为师资好、校风正的原因,他们建议我选择漯河四高,我也就听人劝吃饱饭——选择了漯河四高。

在漯河四高的三年间,儿子的进步很大,不仅仅是成绩、分数的进步,更主要是成长的进步。据儿子自己曾经坦白,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他就痴迷上了网游,一直到初中二年级,他经常是网吧的常客。并且,还出现过前半夜假寐不睡,后半夜趁家人熟睡之即,悄无声息离家进网吧的情况。

这也是我对儿子一直担心和忧虑的事情。

进入漯河四高之后,学校优良的校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得儿子扑下身子努力学习起来,也让他远离了网吧的诱惑。因此,在漯河四高的三年时间,捷报频传,儿子的排名又前进了几名;儿子参加了积极分子培训;儿子又获得某单科全班第一名。

在2016年高考中,儿子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后哭了。他说,自己对不起漯河四高、对不起教过他的老师和帮助过他的同窗。因此,从高考之后到去那所普通大学报到的那段时间,儿子只去了一趟漯河四高,他觉得他考的分数辜负了四高的培养,无脸再回母校了,一种自责的情绪在他身上一直笼罩着。

大学开学不久,儿子在微信里告诉我,他当了班长。一时间,我兴奋不已,当时手中正拿着一份《漯河日报》看,并且正好看到了“我和漯河四高的故事”征文启事,于是,才决定写下这篇文章,也算是向儿子的母校——漯河四高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谢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