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李文姣
班主任在教育系统中被尊称为“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恰如公鸡头上的一块肉——大小是个官(冠)。如何做好这个官?这是周佩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充满爱心
近三十年的工作经历让周佩珺明白教无定法,班级管理尤其如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周佩珺的教学生涯中,学生是一个时期一个样,一个班级一个样,一个学生一个样,但是,有一点却是恒久的话题——必须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
周佩珺说:“爱是无疆的,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爱得有方,爱得有度。要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要像妈妈一样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不仅使他们掌握知识,更要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我的职责所在。”每天早晨走进教室,周佩珺先要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及时提醒孩子们增减衣服。对待生病的孩子,她更是嘘寒问暖,并及时跟家长联系,确保家长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身体状况。周佩珺说,她要让每一位孩子都感受到这份爱,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很在意每一位学生,这样他们就会带着好心情投入学习。
周佩珺的爱心得到了孩子们的回报。去年教师节,已经毕业的学生给周佩珺发来一条这样的短信:“周妈妈,我好想变小,重新回到您的身边,重新做您的学生。”收到短信的周佩珺激动不已,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周佩珺说:“这些孩、这种幸福一直激励我去实现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梦想。”
给予孩子自信
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对那些成绩差的,缺少父爱母爱的,周佩珺常常用语言开导、鼓励、教育他们,不断与他们促膝谈心,既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又消除他们的精神压力,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
有一名学生因父母离异,跟着爸爸生活。从一年级开始,这个孩子的语文、数学成绩就没及格过。家庭变故加上成绩不佳让这个孩子从小遭受别人的白眼,自尊心、自信心倍受打击。周佩珺接触并了解他的情况后,不断鼓励他在做事时要尽力而为,不急于求成,不和别人比较,和自己的以前对比。有一次,周佩珺提了一个极简单的问题:“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人?”一名心不在焉的学生说:“唐朝人。”同学们哈哈大笑。周佩珺又提问了这个孩子,他站起来大声说:“王安石是宋朝人。”当时,同学们都为他鼓掌。周佩珺笑着说:“孩子,你今天回家要给爸爸报喜,这节语文课上的掌声是属于你的。你又进了一大步!”他眼睛亮亮的,得意地笑了。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在学习中慢慢地有了自信心,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后来,他也能考到七十多分。看着孩子眼中的自信和快乐,周佩珺明白了什么叫天使,而她就是把这个孩子变成天使的人。
善于和家长沟通
与家长沟通是考验班主任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周佩珺的方法是“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周佩珺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思。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甚至希望老师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身上。但是,一般老师和家长主动联系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在校犯错了,或者是作业没写。家长一看到老师的信息或者接到老师的电话就会发牢骚,因为他们接到的信息都是自己不愿意看到、听到的。
周佩珺的学生中有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很聪明,但做题不马虎的时候少得可怜,课堂上听讲也总是走神。在期末考试前夕,周佩珺发现这个孩子听讲很认真,就表扬了他几次。晚上回家,周佩珺又主动和孩子的妈妈沟通了一下,一句批评都没有,全是表扬,并恳请家长把自己的表扬告诉孩子。家长听完非常高兴,一个劲儿地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 ,孩子听了也出乎意料得高兴。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孩子上课的时候都特别认真,家庭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一看就知道得到了家长的辅导。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电话,但是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周佩珺说:“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既然选择了一个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我们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我们亲人的小脾气、原谅我们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只要我们用爱心去呵护,就一定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