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
长时期的高血糖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决定因素。视网膜病变最早表现为微血管瘤和出血、渗出,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棉绒斑、出血量增加、新生血管,最终发展为增殖性病变,直至牵拉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44%~51.3%。糖尿病病程10年~14年的患者约26%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高达63%。除高血糖是产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外,高血压、高血脂也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血糖是关键。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稳定眼底病变。2.控制血脂。3.控制血压。4.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但糖尿病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眼底出血。一般以散步、打太极拳等轻度的肢体活动等较为适宜。
定期查眼底、行眼底照相及荧光血管造影,以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时间间隔建议:
Ⅰ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首诊,以后每年一次。
Ⅱ型糖尿病:确诊糖尿病时首诊,以后每年一次。
如在检查时有异常发现,应更频繁地进行随诊。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稳定血压、血脂,定期去正规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保护现有视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