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地税“金税三期”系统单轨上线运行两年以来,以大数据运用为支撑的税收风险管理新业务应运而生,《纳税人年度风险识别报告》中的指标名称、预警参考值、风险特征描述、应对指南、对纳税人重点调查事项等名词,高频率全方位走进沙澧地税人的工作视角,大数据运用已经深刻影响征管体制新改革的方方面面,并迎来沙澧科技兴税“春天”。
随着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迅猛有序推进,运用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理念、梳理每个税种的管理漏洞和问题生成、推送风险任务,利用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税务稽查等应对手段防控税收风险、堵塞漏洞、挖掘潜力,加强税种管理,推动“五以、六化”税收管理模式的建立,已经摆在各级地税人员面前。唯有勇立于潮头、踏浪前行,把大数据运用和工匠精神深度融合,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大数据带来的时代“新动能”。为此,市地税局成立风险管理科,县(区)局成立风险管理税务分局,完善重点行业、税种税收风险特征库、模型和指标体系,以市局为主集中开展行业风险分析和大企业、高收入、高净值纳税人风险分析,发现问题、精确制导,找准税收增长点,更加有效防范税收流失。全系统各级地税机关,按照以流程为导向的要求规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制订分类管理的标准和专业化管理的规范,促进税源分类管理与专业化管理有效对接,形成科学的税源分类专业化管理体系。在税源分类标准方面,实行科学分类,避免因多重分类标准的采用而引起的冲突;在专业化管理方面,针对不同分类中各类纳税人分别制订主要涉税事项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和管理强度的专业规范,最终促进税源管理整体效能的提升。结合管理方式的转变,针对分岗管事的特点,改进完善税收执法、征管质量、工作绩效等各项考核机制;在建立岗责体系的基础上,细化工作标准,按照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要求,科学设定工作质量、数量和完成时限等考核指标,把考核落到实处。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一年来,以大数据运用为支撑的税收风险管理新业务绩效斐然,全市地税系统共推送风险纳税人总户数10086户,风险应对率100%,风险分析识别率90%,通过风险应对,催缴入库税款19585万元、滞纳金2022万元。增强了税法刚性,促进了公平竞争,依法保障了国家税收收入及时入库。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