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王毅敏
“两会”结束后,除热点城市外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先后出台限购政策,笔者认为这为三、四线城市快速去库存奠定了基础。
今年“两会”期间,大家对于房地产的讨论没有往年激烈,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没有再提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而是将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放到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如何能够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住房需求已经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上周末,除了北京、广州、石家庄、青岛、长沙等热点城市加大限购限贷的力度外,还有环京、环沪的河北涞水、崇礼、涿州、嘉善等县区也加入限购的队伍,就连房价最近几年涨幅极小的长沙也出台了政策。
环京、环沪区域之所以加入限购,是因为在两大核心城市限购之后,刚需和改善型需求都受到极大限制,所以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型购房者都把目光投向了外溢区域。在去年已经限购的“北三县”房价均已突破了20000元一平方米,而燕郊镇房价则向40000元一平方米迈进,上海附近的花桥镇借势通往上海的地铁11号线,房价早已突破20000元。还有嘉善,这个归属于浙江嘉兴的县级市,因为有大量上海刚需购房者和购买养老房及投资购房的购房者,嘉善的房价从去年到现在几乎翻番,远超嘉兴。因此,“两会”刚一结束,嘉善就公布了限购政策。
在河南郑州,去年房价上涨幅度在全国来看都是比较高的,从2016年10月1日到现在已经出台了三次限购政策,但是在郑州非主城区的中牟、白沙、绿博板块,每平方米房价都在12000元以上,甚至有的项目每平方米超过了25000元。新郑的南龙湖板块房价正朝万元迈进,荥阳东部的均价也突破了8000元一平方米,这都是核心城市价值溢出的结果。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购房资格与杠杆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正在通过行政及经济手段疏散城市人口。这样的传导效应正在逐步建立:让部分一线城市工作者进入二线城市,而二线城市的人迫于压力会回归家乡的三、四线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人才结构会发生变化,不断增加的返乡创业者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给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需求,进而促进库存的消耗。
其实,从2016年开始,一些购房鼓励政策出台早的三、四线城市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我市在2015年9月就出台购房补贴政策,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2016年房地产市场的去化速度开始加快,其库存去化时间已从原来的3年下降到目前的1年左右。2016年一年的成交量是过去5年平均成交量的3倍,同时房价也出现了近10%的涨幅,部分楼盘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在我市不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对未来的市场的发展情况都很看好。
近期不断加码的三、四线城市限购、限贷政策,会迫使部分购房者把资金转向三、四线城市。相关资料也显示出,三、四线城市楼市大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由此,笔者认为国家去库存的目标会在今年基本完成,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会逐步平稳且会逐步上涨。
三、四线城市购房的最佳时机会在今年下半年前结束,有购房需求的朋友们还要继续观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