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4月11日 星期

是是非非李鸿章


■张虎伟

公元1901年11月7日,北京天气骤变,满地的黄叶犹如祭祀时洒落的冥钱,当新世纪的阳光白花花的填满贤良寺的大院时,七十八岁的李鸿章走完了艰难坎坷的一生。这时,《辛丑条约》刚签订完两个月,俄国公使因“分赃不均”,一个小时前还在恫吓催促他修改条文;六十六岁的慈禧太后还在西安的流亡政府中享受多日逃难、颠沛流离、饥肠辘辘后的片刻宁静,不肯回战火缭绕下的北京城。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列强瓜分中国形式上得以合法化,深陷水火之中的民众对条约的签订人李鸿章咬牙切齿怨声载道,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此时,是年二十九岁的梁启超在举国声讨李鸿章的舆论声中渐渐平静下来,他缓缓理清头绪,认真整理史料文集,他用年轻人少有的淡定和泰然,以一颗史学家的公平心写出了的《李鸿章传》——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李鸿章生于1823年,25岁考中进士,27岁进入翰林院,当他进翰林院的时候,英国已经通过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而其入翰林院不到三年,太平天国起义就爆发了。洪秀全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清廷岌岌可危,朝野大为震恐。内忧外患之下,清廷秉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放任列强的侵袭和蹂躏,全力剿杀太平军。此时,三十而立的李鸿章跟随老师曾国藩开始了戎马倥偬的生涯。训练湘军、淮军,出任战场指挥,谋求清廷信任,联合外国剿匪,用了十二年的时间,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剿灭了太平军。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爆发,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咸丰帝逃难热河,而捻军叛乱势力范围越来越大。清廷命令曾国藩继续剿灭捻军,而秉持急流勇退信条的曾国藩认为收复南京已经完成了平生夙愿,遂称病辞去职务,举荐李鸿章剿杀流寇。随后,李鸿章发挥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用三年时间剿灭困扰清政府十年的捻军叛乱,清廷的内乱暂时得以缓和。

平乱之后的李鸿章身居要职,得以在满人主政的清廷有了些许话语权。他分析了当时的国际情势,认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何以被弹丸之国诸如英法侵略,关键在于武器、军备之落后,于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他穷尽毕生之力搞起了“洋务”,师夷长技以自强。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购船筑炮,开矿招商,打造北洋海军,训练陆军新兵。他从一名大臣的视角,开启了自己的强国之梦。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灰飞烟灭,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海军的北洋水师竟被日本舰队打得落花流水,一仗下来,李鸿章二十年的心血全部化为了泡影,而随之的割地赔款更让已摇摇欲坠的清廷雪上加霜。丧权辱国《马关条约》让李鸿章骂名尽揽,国人切齿,群臣责难,在一阵声讨声中李被降职,身退治理黄河。于是,1898年8月至1900年8月,饱经沧桑、历尽磨难的李鸿章终于在晚年可以于黄河边上得以赋闲,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不多的时光了。

然而,历史却再次给李鸿章开了个玩笑,1900年末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兵败城失,国都覆灭。西太后又将垂暮之年的李鸿章推上了“前线”,要求其与八国联军议和。就这样,李鸿章再次顶着“卖国贼”的骂名坐上了谈判桌,再一次割地赔款,再一次丧权辱国。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后两个月,李鸿章溘然离世,留下一个岌岌可危的满清政府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带兵十五年,先灭太平军,又灭捻军,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是很难完成这些重任的;办理洋务运动,增强国防军队,师夷长技,没有一定的见识,也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然而李鸿章却生不逢时,在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中,他一个汉族大臣纵有百般才能,也是声若蚊蝇,状如孤蚁。李鸿章在德国会见铁腕宰相俾斯麦时,曾问:“作为一个国家的大臣,想为国家尽力,而满朝意见都排斥自己,怎么办?”俾斯麦说:“这关键在于皇帝,只要皇帝支持,有什么事不能做呢?”李鸿章说:“比如现在有一个大臣,他的皇帝谁的话都听,而且皇帝身边的人总是借皇帝之名干涉大事,那怎么办?”俾斯麦想了很久说:“一个当大臣的,如果诚心诚意地为国效劳,没有不被皇帝体谅的。唯独在妇女手底下办事,那就不好说了。”李鸿章在听后沉默不语。俾斯麦在改革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是其至诚忧国,最终得到了君主的支持,德国得以迅速强盛。而在慈禧太后手下行事的李鸿章却总被猜忌,纵有兴国之才,却无铁腕之权,最终在国之将倾时黯然离去。

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并非李鸿章推卸责任的理由,梁任公认为李鸿章身居要职,有改变国之命运的职责。对于洋务运动,他批评李鸿章只知道国家事务,不知道国家和政府是什么关系;只知道落后于外国在于技术不强,而不知道是体制落后。鸦片战争,看似是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实则是背后民主政体支撑;甲午海战,弹丸之国日本后来居上,更说明了政体变革的重要性。但同时,梁启超也表示了对李鸿章的理解,改变政治体制并非一日之功,一个在清廷中被猜忌的汉族大臣又有何力去掀起大浪。李鸿章已经尽力了。

书中,梁公盛赞了李鸿章隐忍的性格,在攻打太平军时,由于失利,曾国藩几次欲跳河自尽,而李鸿章在甲午战败、签订条约等诸多人生灾难性打击来临时依然从容不迫,全力应对。从个人胸襟来讲,李鸿章在曾国藩之上。

初“识”李鸿章是在初中课本上,一个大白胡子、满脸愁容的老人夹杂在满身戎装的侵略军之中,一会儿是跟日本人签条约,一会儿是跟八国联军订协议。当时真觉得,李鸿章真是太可耻了,晚节不保,去做此等丧权辱国之事,真是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而此后随着年龄渐长,阅历叠增,才了解了这位老人的辛酸与不易。李鸿章何尝不知道,签订这些条约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背负“叛国贼”的骂名,然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换做你我,又会如何?清朝末年,在处理外交事务上,无人可望李鸿章项背。当时对于欧美,一度“只识李鸿章,而不知有清廷存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先后到过俄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对于处理外交事务,可以说有第一手经验,如何在列强纷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李鸿章是有谋略的。然而,在列强瓜分中国的前提下,李鸿章的“谋略”却展示在如何让中国尽少的丧失领土,尽少的赔款。在处理割让辽东半岛的问题上,李鸿章显示了他卓越的外交谋略。根据《马关条约》,中国需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给日本,但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利用俄国和日本的矛盾,怂使俄国阻止割让辽东半岛,让其划为俄国的势力范围。虽然辽东半岛最终成了俄国的租界地,但相比台湾岛完全被日本占领,李鸿章还是采取了最大限度的补救措施。李鸿章身处清廷崩颓之时,他尽了力,虽然做得还不够好。

如今的贤良寺阳光明媚,清风摩挲着苍松翠柏,发出沙沙的低语声。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弥留之际的李鸿章留下了陆游般“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他不知道,一个世纪之后,他心中的强盛之中国已经展现出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倘他地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