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郾城区实验中学英语教师徐霞
■文/图 见习记者 李文姣
提到徐霞,郾城实验中学的师生无不称赞。21年前,徐霞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岁月。她爱自己的事业胜于爱自己的生命,把爱与责任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既是孩子们的良师,也是孩子们的“妈妈”。
经过多年努力,徐霞不仅桃李满园,个人也收获无数赞誉,曾获得“郾城区劳动模范”、“漯河市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在河南省中学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为每一名学生负责
21年来,徐霞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徐霞几乎没有请过假。有一次,她不慎摔伤,医生叮嘱她卧床休息,可她拖着受伤的双腿坚持上课。领导见她一瘸一拐的样子,劝她休息,可她脸上挂着笑说:“两个班的学生等着上课呢!没事,我受得了,咱们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呀!再说,九年级学生正面临中考,怎么着也不能耽误学生的课!”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上课了,学生们见她这个样子还来上课,齐刷刷给她鞠躬问好。
为了让自己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徐霞对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揣摩。她批改的作业认真、详细,连一个不规范的字母都不会放过。课堂上的她是学生的引路人,课下的她是学生的朋友。徐霞说:“我离不开学生,教育是我一生最大的乐事!尤其是听到或看到学生走进大学的校门深造,或如愿以偿地踏上工作岗位,我就感到无比欣慰!”
学生叫她“妈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徐霞是老师,也是班主任,心里装着每一名学生,为孩子们全心付出。她用一颗真挚、细腻的爱心,从思想、学业、身体、心理等方面关心学生成长,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徐霞今年带的班里有一名女生,爸妈离异,因此跟爷爷奶奶生活。平时碍于爷爷奶奶的阻拦,已处于青春期的她至今未见过自己的亲生母亲。每当看到同学的妈妈来学校看孩子时,她就更渴望见到妈妈,但现实让她一次次失望,她的性格越来越孤僻,遇事总爱走极端。徐霞发现了孩子的变化,耐心询问,小姑娘只是默默流泪,一言不发。看到孩子这样,徐霞默默拥抱了孩子,顿时,孩子顿时泪流满面,把心里的话全盘托出。了解情况后,徐霞也难过得哭了。她说:“孩子,放心,老师去和爷爷奶奶说!”徐霞多次家访,但终未能解开爷爷奶奶心中的结,无奈的她最后对孩子说:“别怕,你以后就叫我妈妈吧!”话一出口,师生二人就抱头哭成一团。此后,徐霞更加关爱这名孩子,而这名女孩有了徐妈妈,变得越来越开朗,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了!
大胆创新 效果显著
徐霞承担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为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她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改革实践,勇于创新。她摈弃了旧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挣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敢于提问,敢于争辩,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标新立异,课堂气氛热烈而和谐,充分突出和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徐霞带的班级在各种考试测评中总是名列前茅,得到全体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她的展示课和观摩课在省、市、区举办的优质课大赛和中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也多次获得一等奖。她培养的学生多次在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她本人也多次被授予“优秀辅导员”称号。
衣带渐宽终不悔,但为桃李吐芬芳。在别人眼里,徐霞失去的太多太多,可她却认为自己获得了别人得不到的快乐。徐霞说:“我收获了金秋十月的稻谷飘香,也得到了祖国发展带来的喜悦欢畅。现在我正用满腔的热情把来自内心深处的爱洒向学生,并以更坚定的步伐向更高的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