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金旭
5月4日上午,记者在漯河金三角文化广场见到了正在举办画展的李兴华。他正安静地坐在桌前,为前来观展的书画爱好者赠书题字。
这次画展并不是李兴华第一次展出自己的作品,他的多幅作品曾在国内著名的画展展出,《太行秋烟图》参加了2015年首届大连中国画三年展,作品《灵泉》参加了2015年“写意中国”中国画展,作品《秋山鸣泉》参加了2015年中国重阳书画展。
李兴华的舞台是讲台,但又不局限于讲台,他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艺术家。从教30余年,他没有因为三尺讲台局限自己的格局。在他心中,绘画是艺术,教育也是一种艺术,而他就是站在讲台上的那位艺术家。
李兴华是一位有着颇高书画造诣的老师,他德才兼备、挥墨成画,高水准的专业能力让他在历届毕业生中享有盛名。在教育教学中,李兴华将国学经典带入校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熏陶。在原铁路中学决定开设美术专业课之初,李兴华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同事们一起将学校的美术专业课开办得有声有色。在铁路中学与外语中学合并后,李兴华仍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艺术人才,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国内一流美术院校都有李兴华的学生。
4月27日上午,李兴华的个人画展在金三角文化广场开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祝贺和认可。在即将退休之际举办此次画展,既是李兴华为教育事业奋斗几十年的成果展示,更是他与同事为教育事业勤耕不止的真实写照。这次画展对市外语中学的师生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较大的激励作用,同时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画展上,外语中学的学生说:“只知道李老师是美术老师,画画很厉害,看了画展之后才知道有多厉害,我们学校居然有这么厉害的老师,我感到很骄傲。”
李兴华的水墨作品气韵不俗、品味清雅、笔墨灵动,意境耐人寻味。本次画展共展出了李兴华的60幅作品,在他的笔下,幽怨清逸的山林从喧嚣浮躁的现实之外、从疏离了百年的传统深处归来。
李兴华的山水画坚守着一个“写”字,以传统笔墨运用于写意山水的表现,笔意墨蕴里既有写生的心源感悟,又有传统的厚度。他的“写”,既有从山水实景感悟上的追写,也有传统文人意境和气象的超脱。
除了是一名老师和一名画家之外,李兴华还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李兴华从事文学评论和文艺理论,文论著述多见于《文艺报》、《上海文论》、《当代文坛》等全国有影响的专业核心期刊。2000年后,其从事美术摄影评论和文化研究,文论著述多见于《美术研究》、《中国摄影报》、《东方美术》等报刊。1991年,李兴华撰写的《神奇的第六感觉》出版。2001年,李兴华老师的文学、美术、摄影、文化研究专著和文论集《阅读与对话》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