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21日 星期

我市多举措防控未成年人溺亡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文姣)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全市境内有大小河流81条,均属淮河水系,其中沙、澧河横贯全境,在市区交汇后穿越市区而过。这些河流在给漯河百姓带来美景和便利的同时,也给漯河学生的暑期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生命工程来抓,建立“三线一面”(党政线、教育线、水利线、社会方方面面)防溺亡工作机制,溺亡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切实发挥了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防护网作用。

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市委、市政府把防溺亡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防溺亡工作联动机制,确保任务落细落实。今年5月,市政府特别成立了漯河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综治办、教育局、公安局、水利局、城建委、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沙澧河建管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专项治理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并督促工作落实。

防溺水工作的关键是强化教育,为学生建立安全意识。全市中小学已经将预防溺亡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提供的预防溺水教育视频,对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珍爱生命 远离溺水”专题教育活动。放假前,学校须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与每位家长签订暑假期间安全责任书,告知家长暑假起止时间和假期中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家长在暑假期间对孩子的监管责任,确保安全警示和宣传教育到位。

学生的安全需要各个部门联合维护,我市已建立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做好部门联动工作。

各级各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对辖区内容易发生溺亡事故的水源建立台账;对水域业主发放《防溺亡告知书》;沙澧河建管委在沿河人流量集中区域、事故多发地段、水上游乐项目经营区域设立、喷刷警示标示260余处;先后制作51面安全宣传条幅,悬挂于景区各个重要路口和危险区段;水利部门在常年保持有深水的位置设立警示标志150多处;配套救生衣、救生圈500多件;为水域管理单位配备了巡逻车,加强水域安全巡逻;在管理范围内设立视频监控等,全力消除涉水安全隐患。

民政部门对农村单亲家庭或父母双亡等对象的未成年子女进行登记造册,做到了底数清,监护情况明。公安部门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值班备勤要求,做好随时应对突发溺水事件的救援处置各项准备工作。

今年5月15日至22日,我市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组成三个督查组赴各县区、各学校开展防溺亡工作督查,针对防溺亡专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得力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全市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