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文姣
近年来,临颍一高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重点,从比文明习惯、比学风教风,评文明学子、评文明班级、评文明教师等活动入手,努力营造出富有激情、一团正气、书香四溢、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临颍一高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市一直居领先地位,先后培养出省市高考状元16名,为清华、北大输送优秀新生89名。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四届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漯河市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学校”等多项殊荣。
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始终坚持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作为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校长巩海生亲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学校领导班子每年定期研究文明创建工作,配备有专、兼职工作机构,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学校坚持以思想、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认真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教育法》和《教师法》,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建设教育诚信。学校班子团结务实、教师爱岗敬业、学生拼搏进取,营造了文明祥和、热情友善、秩序井然的良好氛围。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先后涌现出刘伟元、刘群力、贾文龙、高伟超等6名“漯河市十佳市民”,《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分别推荐了该校的办学经验。
重视队伍建设
学校的发展和跨越关键在教师,学校文明单位创建的成败也在教师,因此临颍一高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五力建设”,即引力、动力、推力、压力、活力,从全方位、多角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个前提下,学校以教学为阵地,落实新教师汇报课、中青年教师优质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教学改革研究课和经验推广示范课等五种课型,实践“做合格教师 做优秀教师 做明星教师”的三部曲,逐步实现由拼搏式的教书匠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转变。学校教师无一人从事有偿家教,无一人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树立了临颍一高良好的教师形象。
为将文明单位创建与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学校立足教学实际,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发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有效课堂”的实施,使教师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转化为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最终达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随着“有效课堂”的强力推进,学校衍生出一批教学新秀,有21名教师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级的课题研究,有92名教师获得了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学校的教改经验在国家级研讨会议中多次进行推介和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开展志愿服务
近年来,学校制定了“履行社会责任 倡树行业新风 建设文明漯河”和“践行价值观 敬业做表率”主题创建活动方案,在教职工中大力推进“四个一”工程,即每学期读3本至5本好书,每个月给学校提1条至2条合理化建议,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每天力争做1件有意义的事。
临颍一高积极开展“俭以养德、全民节约”活动,向全校师生发放了“文明用餐倡议书”;开展师生学法用法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交通行动专题宣传和扶贫助残活动。通过开展有特色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推行“无人监考”;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举办了多期道德讲堂和先进人物报告会;充分挖掘当地珍贵的人文资源,开发出《颍川风貌》、《嚼花集》等校本课程;集中在节假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师生走进社区、关注社会。
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贵在坚持,重在实效。今后,临颍一高将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和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