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左素莉
图/本报记者 胡鸿丽
6月的漯河,浓绿幽深,阳光散发着灼热浓郁的芬芳。
在沙澧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并研习中华传统书画艺术,他们期盼有名家为他们提供指导,不断丰富书画知识,提升创作水平。6月20日,由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主办,市委统战部、九三学社漯河市委、市社科联、漯河日报社承办的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送文化下基层书画讲座在漯河日报社多功能会议室举行,为我市书画爱好者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播洒在他们的心田。
一
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洪亮作了题为《书法原理 字法形式美十一大法则》的讲座。
洪亮首先讲授如何执笔、运笔,他说:“只有执笔法、运笔法正确,写字才能进入专业状态,字才会越写越好。”
洪亮说,书法艺术由笔法、字法、墨法、章法几大类语言构成,其中,字法形式美是依据对古代大量经典碑帖深入研究之后总结出来的规律,对书法学习、创作很有帮助。这种规律除了在经典碑帖中大量存在,还源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实用形式美与书法艺术中的形式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字法形式美是一种书法学习方法、认知方法,更重要的是书法审美的基础。所谓实用形式美,就是时刻用美的眼光审视世界,看到的任何一件东西都能与书法关联起来,世界万物皆书法。洪亮详细讲解了字法的形式美,如斜(横)势统一之美、均匀之美、对称之美、对比之美、呼应之美、上紧下松之美、穿插之美、参差之美等。他说,只有具有字法形式美,书法才能带给人美的感觉。《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是在朋友聚会时微醉的状态下写下的诗文草稿。《兰亭序》中有一些笔法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到底美不美?洪亮对《兰亭序》中的经典笔法进行了解读。
洪亮说,一个人临帖,临到一定的境界,实际上是与写帖的古人跨时空交流。初学者从临写哪种字体入手一直有争议,他认为,初学者不要从唐楷入手,唐楷已形成严密的层次,初学者想走进去,有一定难度。小学生学写字宜从楷书入手,把字写端正,同时教育他们端端正正做人。成年人学书法是为了研习书法艺术,建议从篆书入手,或者从草书入手。刚开始练习找规范的字临写,产生浓厚兴趣了再临写经典碑帖,要把帖的内容读懂,抄帖的同时,还要忆临、背临,一边临,一边摹,单钩摹、双沟摹也很重要,临得像还不够,要走出碑帖,写出自己的审美表达和内心世界,才是真正的书法家。
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人民大学特聘教授王贵华作了题为《中国山水画鉴赏》的讲座。
王贵华说,元代王蒙的作品《青卞隐居图》是山水画作品的巅峰,目前,没有一幅山水画作品能够超越这幅作品。“山石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化,上面墨色浓重,中间用线勾出树木,虽然只有几棵树,但看起来非常茂密,是因为墨分五色,用墨色的变化产生树木的层次性……”王贵华这样点评这幅作品。他说,经常研究传统经典作品对于认识绘画、提升创作水平有极大帮助。
王贵华这样点评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表现出了北方的山石结构,硬朗、苍茫、浑厚,成了现代人学习山水画的经典。”他这样评价清代画家石溪的作品:“用笔很稳,笔笔精心,作画严谨精到,体现出了南方的山水特性。”他还点评了清代画家贡贤等大家的山水画作品。
在谈到写生的重要性时,王贵华说:“从传统绘画中继承学习之后,要到真山真水间体验生活,把对自然界的真实感受运用传统绘画语言表现出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他还点评了他的一些山水画写生作品。
三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家、九三学社山西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李太清作了题为《如何欣赏中国画》的讲座。
李太清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激发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最近这几年,学习花鸟画的人越来越多,花鸟画里面蕴藏着中国的文化精神。要想读懂花鸟画,就要划分文化立场,中国画与西方画不一样。西方绘画的科学性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西方的画家是科学家、透视学家、色彩学家、建筑学家。西方绘画是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测算出室内的面积和画出风景画中不同的季节以及时间的。中国绘画的哲学性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采用意向造型的方法,古代中国的画家是诗人、文学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是阴阳、向背、虚实、黑白;二是认识自然物像的方式,如卧游、畅思等;三是对自然物像的体验方式,如思经天地、万类性情、以大观小、鸟瞰游离。中国画一般概念是指自唐宋以后的绢本纸本绘画作品,从宋代文人画诞生,到明清时期绘画,基本是在文人绘画的线索下继承发展的,称为‘中国画’。”
李太清详细解析了中国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不同画法;南朝齐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相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摹写;花鸟画的章法布局;花鸟画的笔墨构成;中国画的意境追求等。
四
洪亮、王贵华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
当被问及刚开始练书法,如果想从篆书入手,是从大篆写起,还是从小篆写起时,洪亮说,喜欢大篆,就从大篆写起;喜欢小篆,就从小篆写起。如果都喜欢,建议从小篆写起,小篆文字已经规范了,与现在的楷书繁体字有一一对应关系,大篆与现在的楷书繁体字没有对应关系,规律性很难找。
当被问及绘画题款用什么字体时,洪亮说,小篆写的作品不能用大篆落款,可以用隶书、行草落款;篆书写的作品不能用篆书落款,可以用楷书、行书落款;楷书写的作品不能用隶书落款,可以用楷书、行书落款。
当被问及写楷书用什么纸张时,洪亮说,初学书法千万不要用生宣,不管什么字体,都不要用生宣练,用生宣永远练不出来。生宣明代以后出现,明代以前都用熟宣。用生宣,初学者墨调不好,写得稍微慢一些,墨就要洇出来,笔画要凸起来,而用熟宣,笔形稳定,字的切面什么样,表达得清清楚楚。进行书法专业训练,临写阶段全部都要用熟宣,用普通白纸也一样练,难度还要大一些。
当被问及中国山水画为什么主要用墨来表现时,王贵华说,一幅好的山水画作品,用墨完全可以表现出色彩效果,所以除了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古人画山水画都很少用颜色。当代花鸟画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用颜色较多,以达到某种特殊效果。
当被问及如何理解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时,王贵华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特点,画出一个时代的审美特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但是必须立足传统,没有立足传统的创新是没有根基的。
讲座结束后,很多与人成员表示,这是一场高水平的书画讲座,他们大都是书画爱好者,得到了名家的指点,收获甚丰,知道今后怎样才能不断提升创作水平,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为书画爱好者提供这样好的学习机会。
我市作家一尘听完讲座后,心潮澎湃,赋诗一首:
基层文化待苏枯,艺术当先相与居。
笔墨飘扬何栩栩,丹青挥洒自如如。
悟心山水兼花鸟,解意均匀又密疏。
最是九三书画院,扎根社会启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