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7月12日 星期

闯出造福一方新路子
——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老应村“两委”班子

■本报记者 周鹤琦

干净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入户,错落别致的民居鳞次栉比,道路两旁的绿化树郁郁葱葱,一座现代化水冲式公厕正进行最后的装修收尾工作,贫困户庭院改造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昔日的“脏乱差”落后村,如今美丽蜕变为“漯河市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全村呈现出和谐优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繁荣景象。支撑这些变化的幕后英雄,是坚强的战斗堡垒——该村“两委”班子。

“你铁定想不到,如今的老应和以前的老应,是天壤之别!”“用咱老百姓的话说,现在的老应才是真像回事儿!”“水泥路通到俺家地头,下地收粮也方便多了!”谈及老应村的变化,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道两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污水露天排放,夏季蝇虫乱飞,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大整改全面铺开,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们竖起大拇指。

改善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更幸福,是老应村“两委”班子上任之初就对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老应村“两委”班子在全村开展了以“爱我家园、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活动,修建生产道路桥梁1座,新修建水泥路8.68公里,安装路灯150盏,建水冲式公共厕所1座,整修下水道1500米,对村主干道两侧墙体罩白12000平方米,制作宣传画960平方米,新栽植桂花、白蜡等绿化树木800棵,村庄绿化率达到50%。设立垃圾桶50个,成立1支由4名环卫工人组成的环卫队伍,实现了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常态化。整个老应村焕然一新。

村子变美了,村民的心灵也要“美”起来。为此,老应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硬化村室广场,购置健身器械,添置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体育用品,新购置图书,配置电脑、电视等充实村级文化书屋。同时,筹办抗战文化馆,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素质得到提高。

在“互联网+”大潮下,该村“两委”班子也创新性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对党员干部和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致富带富的本领。

老应村“两委”班子在带领村民发展进步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进作用,2016年评选优秀党员9名,增加了老应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

办好实事,造福一方。老应村“两委”班子一心为民,换来的是群众不折不扣的支持。如今,正是有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村“两委”带着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向着“幸福老应”的大道阔步前行。《老应村志》正在编纂,一个秀美的新老应村正在向我们款款走来。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加快发展,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全区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两争一创”活动(争当创新意识强、担当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三强”机关干部,争当政治思想素质强、服务群众意识强、带富致富能力强的“三强”村党组织书记,创建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好、团结协作好、群众评价好的“四好”村“两委”班子)活动,全区广大干部素质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要靠领头羊。近日,记者将深入示范区各个乡镇村庄,通过一线见闻、蹲点体验、深度报道等多种方式,集中宣传各“四好”村“两委”班子、“三强”村党组织书记在为民服务、强村富民等工作中探索出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从而激励先进,鼓舞士气,激发党员干部活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为加快示范区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