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保国 雪小禅说:“喜欢文字的人,大抵是命数,难以逃脱文字的纠缠。”因为喜欢文字,去年初夏时节,我参加了漯河日报社举办的河南杂文名家走进“中国首家汉字文化名城”采风活动,怀着虔诚与崇敬的心情,先是凭吊许南阁祠遗迹,继而走进许慎文化园,在不同区位拜谒许老夫子叔重先生,从而深深感受许慎故里中华文化的醇厚韵味,深深感受我们民族文字的无比瑰丽和宏大力量。 因为喜欢文字,7月22日上午,我和众多许慎的粉丝冒着盛夏酷暑,走进了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聆听《说文解字》研究学者李华强先生解说这部经典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价值理念和道德追求,真可谓“一个字一个故事,一个字一首歌曲,一个字一段舞蹈”。他的倾情演讲恰似一股凉爽的雨后夏风,轻拂着听众的肌肤,驱散了笼罩于心头的暑气,也让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听者获得了美好的精神滋养。 《说文解字》何以能产生超凡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并把它视为圣典?何以值得清末民初的卓越学者章太炎一生将其拜读了72遍?何以值得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的鲁迅,在晚年还记得为他讲授这部经典的祖父的音容笑貌,并承认自己的文学成就和文字的精准使用,与当年接受《说文解字》的基本训练分不开?答案就是:《说文解字》是开启心智的金钥匙,思想腾飞的银翅膀,人类前行的指路明灯。 记得一位著名文艺评论家讲过这样的话:古人有一个顽固的追求,就是希冀自己能长生不老,所以做着令今人看来最为愚昧的事情:到处寻找药石仙丹以期使自己万寿无疆,但总是铩羽而归,折戟沉沙。这些人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自从有了仓颉和许慎及其《说文解字》,古人才算找到了长生的法宝。借助这一法宝,先民创造的文化才成为不死的精灵。那些走进历史的杰出人物和重大事件,才能栩栩如生般站立和展现在后人面前。如此,才使得长生不老成为了一种精神可能与有形存在。故而说,尽管岁月的长河千淘万漉,狂沙吹尽,《说文解字》始终光彩熠熠,辉映大地,成为连接古今中外的纽带与桥梁。《说文解字》的思想文化价值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我们说鸟儿有一对翱翔于天空的翅膀,所以能背负太阳的光辉,在云彩里鸣啭;鱼儿有畅游海底的“翅膀”,所以能在水草间吐着优雅的气泡,欢快地游弋。而作为人类,虽然没有可使自己上天入海的双翼,却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就是文字。 给思想插上文字的翅膀,我们就能在远去的时空里自由穿梭,在日月的交替中颔首微笑;就能放飞自己的憧憬,用多彩的生活布局光阴;就能用生动的笔调描绘梦想,真实记录纵横驰骋的生命过程;就能踩着时光谱就的韵律,在漫漫人生中煮字烹诗,丰腴荒芜的心灵。 人类之所以是世间最具理性的动物,就在于有情感、有欲望、有家庭、有民族、有个人利益、有人生追求。人类需要交流,需要倾诉、需要想象,需要感怀,需要抒情,需要创造家园,需要管理社会和建设国家等。这其中,文字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得心应手的工具。尽管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没有必要区分哪个更重要,但又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在比较中全方位感悟文字的宝贵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文字,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风雨兼程,给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动力,给了用之不竭的思想营养和精神热能。 近些日子,我正在捧读《文字的力量》一书,这是去年河南杂文名家来漯河采风的作品集。这近百篇大多写许慎、写《说文解字》的佳作,是名家们用自己睿智的大脑和生花的妙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读了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和荣耀的一个人和一部书。笔者对此书爱不释手反复吟读,越读越觉《说文解字》具有无穷无尽的魅力,越读越觉许老夫子的伟大与不朽。 在听李华强先生授课时,我油然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不由为之欢欣鼓舞。因为,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了文宗字祖和《说文解字》,有如此蕴含丰富且值得大力发掘的文化矿藏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些,还不足以让我们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