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8月10日 星期

醉眼看历史


■刘云鹏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基本上定了个调,仿佛不喝酒就不能说历史一样。

又有俗话说:“饮酒误事。”真的如此吗?恐怕只说对了一半。不信的话,咱们一起翻翻历史:

先说“杯酒释兵权”。赵家老爷子匡胤大哥聪明绝顶,为了不让手下效法自己“逼宫上台”,告诫手下宿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这帮家伙虽然糊涂却也识相,拱手让出兵权,赵老爷子杯杯酒分分钟,就解除了他们的兵权,自此高枕无忧矣。

赵家后人很快将此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至北宋末年,除了年年向周边诸国纳岁币、贡美酒美女,以暂求苟安之外,对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运动也如法炮制。最明显的莫过于对付盘踞在水泊梁山的以宋江为首的众位好汉们,史载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但起义失败后,区区几坛御酒,大宋朝就轻松潇洒地将浩荡皇恩布于八百里水泊的各个角落,引得宋江率一干众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非要报效皇恩不可。大宋朝的“和平演变”,再次奏效,流传后世的《忠义水浒传》(《水浒传》别名),使宋江的忠义之名一时得逞,却也成为后人辱骂唾弃的把柄。

突然很羡慕宋朝人的生活,豪迈奔放,潇洒自如,动不动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且一喝酒就是好几坛,貌似喝酒变成了一种社会风气。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其姊妹卷《西湖争标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大都市开封和临安,酒肆林立,酒旗飘扬,饮酒之风甚盛。再看《水浒传》对当时饮酒气概的描述,比如武松一口气喝了十八碗,依然还能过得去冈,打得了大虫;再如杨志押解生辰纲时,带领的一干无名之辈也能说出来“喝酒解渴”之类的豪言壮语;怪不得初遁空门的鲁智深,经不住同事们恶作剧的“循循善诱”,酒瘾复发,一发不可收拾。大约宋朝的酒是不烈的,又大约宋朝的人是超爱饮酒的。

再说借酒谈工作。三国雄主孙权颇懂此数。当年曹孙合肥会战时,曹操重兵围困孙权,猛将周泰忠心护主,力保孙权杀出重围,“被枪数十”,身受重伤。孙权亲自为周泰把盏,抚着他的后背劝其饮酒,并按照伤口数目赐酒,一处伤一觥酒,不醉不归。引得众将热泪盈眶,必欲肝脑涂地至死方休。

当然了,最常见的情况是成败各半,这在燕人张翼德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张飞勇猛异常,但嗜好吃酒,且酒后鞭笞士卒,兄长刘备多次劝阻未果,往往其装醉时可获大胜,真醉时则大败。

装醉的目的,往往是迷惑敌人,诱敌劫营或让敌人放松警惕。破王忠、刘岱,义释严颜,都说明猛张飞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头脑的。

但装醉绝不是张某人的专长,真醉才是。真醉起来,那就兵败如山倒了。典型事件有二:一是吕布初来投奔徐州,张飞平素就看不起吕布的为人,酒后辱骂吕布及其部将,结果惹得对方果断杀个回马枪,醉张飞裹挟着刘备、关羽等,被赶出徐州;二是为关羽复仇之时,发布不可能完成的命令,强令手下置办丧衣数千,结果落得身首异处,让后人唏嘘不已。

张飞干出这样的蠢事,也就罢了,连精明的曹操也干过此等蠢事。曹操南征张绣,获大胜,得意便忘形。竟让张绣的美女叔母,陪自己饮酒作乐,甚至想长期据为己有,这让堂堂男子汉张绣实在下不了台,于是降而复叛,一战大败曹操,曹阿瞒折损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狼狈逃窜。

征张绣,如果说是因为曹操过于得意忘形的话,那么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曹操意气风发惹的祸了。一日,曹操不知发什么神经,非要宴请自己曾经的宿敌刘备,宴请就宴请吧,还把啥实话都说出来了,“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一下子吓得刘备魂不附体,赶紧找个理由开溜大吉,果如曹操所言,刘备英雄相毕露。

一代枭将吕布,也曾经因酒闯下过大祸,不过闯得稍微有些冤枉。时曹操正重兵围困下邳城,吕布下令严守城池,不得饮酒。部将侯成弄了几坛好酒,不敢独饮,为表忠心,特意送几坛给吕布,结果好心未得好报,被吕布严惩。于是,这家伙一不做二不休,联络宋宪、魏续等将领,把吕布绑了,献城投降。可怜一代枭将吕布兵败身死,娇妻美妾,良田宝马,拱手于人,皆成空矣。

与以上成事与误事的绝对相比,大部分的时候,酒没成了事也没坏了事,这种“无果而终”的事情,大多是因为宴饮,而且大多是“鸿门之宴”。最有名的是刘邦、项羽的鸿门宴,以及鲁肃、关羽的单刀赴会,这俩都属于正事没办成,结果让对方白白吃了顿酒。

其实,刘备初次入蜀时,也搞过一次鸿门宴,当时宴请的是同宗兄弟刘璋,谋士庞统等人建议刘备于席上击杀刘璋,火速夺占西川,刘备犹豫不决,放走刘璋,结果兄弟俩日后果然刀兵相见。但后来刘备已经抛却了“妇人之仁”,不再顾及仁义虚名,在涪水关假意设宴,果断诱杀刘璋大将杨怀、高沛,正式与刘璋决裂,长舒一口大气!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