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晓峰
通 讯 员 彭高锋
深入落实涉企事项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推动实体经济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好更快发展,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漯河市2017年“放管服”改革涉企事项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通过多项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努力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全面实施“三十五证合一”改革。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部存量企业的新版营业执照换发工作,扩大“三十五证合一”改革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归集”的工作模式,创办企业只需到工商窗口提交一次申请,即可领取营业执照,正常经营。搭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有效解决企业办理证照“部门多次跑、材料重复交、办理时间长”等问题。
深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坚持“工商告知”与“部门认领”相结合,促进企业信息在工商部门和审批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工商登记、行政审批、后续监管衔接协作的责任机制,实现后续监管全覆盖。
加快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在全市推行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模式,加快实现企业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环节均通过网上办理;加快推广电子营业执照,按照“无介质”、“零收费”原则,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深度结合,服务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持续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10月1日前全面开放各级企业名称库,建立完善企业名称查询比对系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申请人事先承诺等制度。持续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普通注销和简易注销登记制度相互配套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今年年底前,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实现联合抽查常态化;建立完善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依法公开并运用随机抽查结果,推行随机抽查与信用监管联动。建立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信息交换机制、效果通报机制、争议解决机制、督导考核机制等,实现信用信息归集标准化和部门信息共享全覆盖。
积极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对市定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部分收费项目,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梳理编制收费基金目录清单,在门户网站常态化公开并动态更新。全面梳理并大幅减少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对违规涉企收费问题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