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19日 星期

“创文”让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张晨阳

如今,对漯河市民来说,“创文”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各方面的自觉行为,是一种人人崇尚的社会风气。无论是在街道、公园还是在社区、居民小区,文明无处不在,“创文”利民、惠民之效处处彰显。生活在漯河的广大市民都切身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变化。软件建设的完善、硬件设施的投入、城市管理的细致,打通了便民惠民的“神经末梢”,“创文”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市民:“创文”之风深入人心

随着我市“创文”的推进,为民、利民、惠民这些创建的初衷越来越体现在市民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市民深深地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变化。

9月18日,在泰山社居委活动室下棋的尼全志谈起我市的“创文”很是激动:“变化太大了,以前卫生死角多,现在的小区环境十分优美,人们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创文’让我们更有幸福感,我对‘创文’工作非常支持。”

据郾城区沙北街道泰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于京伟介绍,“创文”以来,社区居委会组织了14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清洁家园、义务巡逻、帮贫助困、关爱青少年以及科普、法律宣传等活动,让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在推进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及时强化居民的自我约束意识,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需举全市之力的大课题,但分解开来,却是每一位市民的举手之劳。我市吹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冲锋号后,全市上下迅速行动,从清除胡乱张贴的小广告到拆除私搭乱建的棚子,从清洁院里院外的卫生到清洁街道、粉刷墙面,从遍布全城的志愿服务活动到随处可见的文明出行,很多市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城市因为“创文”而变得更加干净、文明,广大市民讲文明、讲卫生的意识明显增强,“做文明人,行文明事”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参与“创文”、人人支持“创文”的社会风气。

(下转2版)

9月18日,市商务局志愿者在嵩山路与黄河路交叉口疏导交通。

本报记者 范子恒 摄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