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少民 张庆伟
图/武 威
五年来,全市没有发生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重特大刑事案件、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事件,现行命案破案率动态保持100%,实现了大型活动更安全、危爆物品更安全、重点单位更安全、校园环境更安全、监所连续十年无事故的目标,23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预约、办理、公示、查询,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树立“大平安”理念,坚持法治思维,以群众需要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平安漯河建设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
提高政治站位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五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维护政治安全、政权安全这一首要任务,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安信访、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等工作,不断深化严打暴恐活动专项行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负责人联动接访,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全市公安机关圆满完成了郑州上合会议、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双节”、“两会”、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安全保卫任务,多次受到中央和省部级领导的批示表彰。2012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暴恐极端案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群死群伤公共安全事故,确保了全市政治大局稳定。
专项合成打击
严打犯罪守护平安
五年来,全市共立现行刑事案件31000余起,环比下降16.86%;破获现行刑事案件4000余起。现行命案全部破获。2012年9月4日,我市公安机关经过强力攻坚,将潜逃19年的舞阳县“1993·9·16”命案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全市重大涉黑案件侦破全省领先,公安部、省厅督办案件侦破率达100%;2013年1月,我市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成功将涉黑犯罪嫌疑人王某依法逮捕,并移交检察院、法院依法审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侵财违法犯罪,先后组织开展了反扒窃专项行动和“打盗抢 追逃犯 保民生”、“打盗抢 反暴恐”、“肃毒害 打盗抢 保民安”等专项行动,破获了一大批扒窃案件和“两抢一盗”案件,追缴赃款赃物价值1000万余元。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以打击制假售假和非法集资等犯罪为重点,深入推进打击经济犯罪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2013年2月,公安部发来贺电,表彰我市公安局成功参与开展“9·29”打击假烟犯罪集群战役收网行动。2015年12月,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先后发来贺电,对我市公安机关成功参与王某等人特大制售假烟集群战役并取得重大战果进行表彰。2015年11月21日,市公安局成功将“5·30”案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嫌疑人宋某从匈牙利引渡回国,这是我国从匈牙利成功引渡的第一案,开创了我市从国外成功引渡外逃嫌疑人的先河,公安部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热烈的祝贺。深入开展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毒人员违法犯罪。2015年3月,市公安局成功破获吴某贩毒案,当场缴获毒品1900余克,省公安厅专门向市公安局发来贺电。
2015年 在“大收戒”专项行动中,我市公安机关破获公安部、省公安厅目标案件数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查获吸毒人员数、强制隔离戒毒吸毒人员数、破获毒品案件数、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与吸毒人员密切相关的“两抢一盗”案件发案数明显下降,破案数明显上升。
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优化道路交通秩序。狠抓源头管理,加强隐患排查,通过开展集中整治“三超一疲劳”行动,预防事故“关爱生命·平安交通”竞赛活动,打击“黑出租”,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持续保持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优化警力部署,锁定拥堵节点,在市区主要路段、路口设置固定执勤岗,重拳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有效预防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五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消防部门紧盯重大活动、重要时段、火灾高危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组织开展了“打非治违”霹雳行动,“除火患 保平安”、“平安冬春”集中行动,爆炸物品集中排查整治行动等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和公共娱乐场所专项治理行动,强力排查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全市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严格社会治安管理。五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强力推进安全隐患、安全违法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督促落实政府属地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相继组织开展了缉枪治爆、涉爆安全隐患大排查、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安全等危险性物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推进打击盗窃破坏“三电”设施违法犯罪、输油气管道保护、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肃毒害 打盗抢 保民安”等专项行动,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的和谐稳定。强化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排查监管,严格大型活动审批和监管,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制订完善安保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和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严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护校安园”行动成效明显。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控,在全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设立86个“护学岗”,疏导交通、调解纠纷、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活动,着力解决影响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校园秩序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夯实基层基础
打造平安漯河样本
大力加强“四项建设”,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深入推进“一村一警”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市181个警务室全部建成,配备专职辅警1000余人,配备率100%;已建成900余个警务工作站,1000余名包村民警走访群众26万余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发现案件线索500余条,破获侵财案件510余起。全面强化技防建设。全市公安机关先后申请投资5000万元,建成一批视频监控平台和监控中心,市区所有路口、主干道、高速路口、桥梁、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实现了信号灯、监控探头全覆盖。在全市农村推行视频监控型、自动报警型、全村联防型、十户联防型、平安互助网五种技防装置,技防入村率达到100%。2015年12月,我市公安、通信运营商和银行依托“110”指挥中心,联合建立三家有机衔接的网上作战系统和平台,成立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使我市打击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工作驶入“技术反制、以专制专、以快制快”的“加强版”新模式。
创新警务机制
提升效能改善民生
我市公安机关创新完善“110”接处警勤务机制工作实现新突破,建立完善了“四大体系”,初步建成了具有漯河特点的实战化规范化的“110”接处警工作机制。交警缉查布控系统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交通缉查监控指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农村派出所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优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打造高效便民警务,先后推出了数十头条便民利民措施和公安改革惠民举措,扎实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建设,2015年1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第一批涉及治安、户政、出入境等20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了网上预约、办理、公示、查询,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口碑。
精准打防管控
提升安全感满意度
全市公安机关按照“一体化布局、动态化布防、实战化运作、社会化组织”的思路,不断完善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防控网络建设为重点、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力推进“一村一警”建设,不断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加强城乡社区和村庄防控网建设,组织各类治安联防组织2400余个、社会群防群治力量2.5万余人。加大网格化巡逻防控力度,在24个巡逻网格内,公安民警、保安队员实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动态巡逻防控,对重点区域和部位实行特警、武警联勤武装巡逻,不断提升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五年来,组织开展60余次“金盾”系列集中清理清查行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挤压犯罪空间,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
编者按
为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盘点过去五年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的亮点和成果,即日起,市委政法委、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本报联合开办《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的五年之平安建设》栏目,宣传我市各单位在平安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深入推进平安漯河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市“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宣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