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1月2日 星期

书香滋养文明花


■牛亚萍

现代人早在4万年前已经出现,但在这4万年中,有近四分之三的时间,人们过着野兽一般的生活。是什么让人类脱离了野蛮愚昧的生存方式呢?——是文明!近万年来,文字和书籍伴随着人类文明史一次又一次飞跃,知识的宝库铸就了人类的辉煌。

在历史车轮疾驰的轨道里,人们看到,文明能够建立秩序,文明能够协调发展,文明能够创造价值,高级的文明总是淘汰低级的文明。怎样才能让劳动人民用汗水和生命探索出的文明规律得以传承与发扬?历史给出了答案。于是,公元前5000年,苏美人用泥版填充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成为欧洲文明的灯塔;我国西周时期,就建成了宫廷图书馆,道家始祖老子成为中国最早的图书管理员之一;直到1904年,张之洞设立湖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先河。

100多年过去,新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在各项文明建设的大潮中遍地开花,而我,也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图书管理员,书——成了与我朝夕相处的亲密伙伴。

弹指一挥十余载,一本本好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净化了我的心灵,充实了我的生活,成为我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更让我慰藉的,是越来越多的读者愿意走进图书馆,在喧嚣的城市中品味一份宁静、汲取一些营养、收获几多感悟;而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又给城市增添了几分卓然与灵性,让大美漯河更加优雅灵动。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栖息地。作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图书馆担负着普及传播科学文化,推动人文精神建设的神圣使命。图书馆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坚持“甘为读者做人梯”的精神,倡导全民阅读,不断拓展阅读阵地:在社区、学校建立基层图书阅览室;到乡村为农民朋友送去科技书籍;带着温暖和关爱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在周末利用流动图书车走进广场为市民送上精神食粮;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万千市民的心田。看到市民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图书馆人收获着喜悦与自豪。

培根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知识就是我们借以飞上天堂的羽翼。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心中有一个梦想:让书香滋养出文明花朵,让文明城市的光环照耀沙澧大地,让哺育我成长的漯河更加美丽、更加充满希望!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