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亚杰
特殊教育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它是该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保健、康复、社会保障、福利等水平的窗口。
在我市的众多特殊教育学校中,源汇区博爱学校一直走在特殊教育的前列。2018年伊始,源汇区博爱学校提出学校发展新举措,对于0岁~6岁智力障碍类儿童实行免费入学,把更好的教育送给特殊儿童,把关爱送给每一个特殊儿童家庭。
“以前我们学校确实条件不是很好,老师也不是很多,大多数时间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多亏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经常来学校慰问,我们十分感激。现在学校的办学条件好了,我们也应该拿出我们的诚意来回馈社会。”博爱学校陈松硕告诉记者。
在实行免费入学的同时,博爱学校加大贫困生资助申请名额,为困难学生争取经济资助;学校进一步加大送教上门的力度和广度,对更多渴望学习却无法到校的孩子施行“送教上门”,圆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学习梦、人生梦,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下,让残障孩子的人生也能散发出幽幽的花香。
多名学生从博爱学校教育后走上社会,实现了生活的自理和自立;还有多名学生经过康复教育后,转到普通学校就读,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如今的博爱学校校内环境幽雅、师资优良、教学设施设备齐全,配有感统训练室、唱游教室、图书室、多功能教室、心理疏导个训室、家政训练室、可视性音乐干预训练室和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康复训练室等多个高标准辅助室;学校正式启用了新学生生活楼,内设食堂、厨房、宿舍、家政室等生活用室;生活楼楼道还加装了封闭式窗户,保证特殊儿童的安全。
除了校园环境,博爱学校的在校教师全部进行了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特教专业培训,现有教职员工20多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
近年来,博爱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公开课讲授等项目的比赛,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一百多人次;参加并顺利结题省级、国家级特殊教育类专业课题研究两项,正在开展的有市区级课题研究两项;学校先后获得“市文明单位”“源汇区人文景观达标学校”“教学教研单位”“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源汇区助残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