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月19日 星期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记许慎小学语文老师杨爱民
杨爱民老师在家中练习书法。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淇

实习生 刘莹莹

正如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所言:“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在我市许慎小学,就有这样一名教师,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要不断延伸它的价值。

12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交通路中段杨爱民老师的家中。尽管她刚与病魔进行了抗争处于康复期,但记者仍能从她身上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的温柔与典雅。

从容面对病魔

杨爱民老师现任教于许慎小学,从教31年的她担任了31年的班主任。除了教学,杨老师的业余爱好就是运动、旅行和写作。

喜爱运动的杨老师身体素质一直不错,但在今年7月份,不幸降临在她身上。2017年上学期,杨爱民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但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她一直等到暑假才住院进行检查。7月份,杨爱民被确诊患上了宫颈微偏腺癌。“谁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不是一种惬意的度假方式?”杨爱民老师以这种从容乐观的心态面对着病魔。

8月份,杨爱民进行了手术。为了不让同事和朋友们为她担心,杨爱民请求赵文清校长不要告诉任何人她生病的消息。虽然没有将生病的消息告诉其他人,但杨老师当时所教班级和家长还是知道了她生病的消息,在杨老师出院后的第二天,孩子和家长代表一起来到杨老师家中看望她,送上了深深的祝福。

决定出书留念

今年11月份,杨爱民老师所写的《此去经年》出版了,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我作为一个癌症患者,也许来日无多了,出版这本书,算是来过这个世界的一点印迹吧!”

杨爱民老师告诉记者,在手术之前她就在想如果不幸离开,却没有为孩子、爱人、朋友留下纪念的东西,那会让她觉得遗憾。杨爱民说:“最重要的是赵文清校长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让我萌生了要出书的念头。”

记者了解到,《此去经年》这本书记录了杨老师39岁至49岁这十年间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理解,以及生病期间生活的点点滴滴。

乐观感染同事

12月11日,许慎小学邀请杨爱民老师在学校三楼会议室举行了《此去经年》新书推介发布会。

“我非常欣赏杨老师的勤奋、才学、达观和坚强。杨爱民老师开创了许慎小学教师写书出书的先河,已属难得。病中出书,更加弥足珍贵。于自己,是心愿达成,厚重的文字留住了过往,留下了永恒;于团队,是带动,我希望读书、思考、写作能成为许慎人的生活方式;于孩子,是榜样,只有爱读书、写作的老师才能教出爱读书、写作的学生,写书出书的老师才更有可能教育出未来的作家与诗人;于社会,是展示,展示的是我们这个群体的博学多才。”许慎小学校长赵文清说。

学校的年轻老师对此很有感触,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卢思含老师说:“如果不是这次推介会,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个特别开朗的老师竟患有癌症。而她现在依然面带微笑,如病前一样乐观。”“从杨老师身上,我明白了一个人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能通过拓展生命的宽度,实现生命的价值。”孙贝贝老师说。

生活中需要一个榜样,生命中需要保持一种激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杨爱民老师在遭遇人生苦难时,却笔耕不辍地孕育出《此去经年》这本书,她的乐观、勤勉、豁达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