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水韵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月23日 星期

找寻《说文解字》中的天文知识

王坤山老师倾情讲解。
认真听讲的学生。

■文/本报记者 左素莉

图/本报记者 胡鸿丽

这是一片春风轻拂,就绿染枝头的土地;这是一片秋阳当空,就硕果累累的土地;这里是许慎故里,是许慎文化萌芽、生长的地方,出生并长眠于这片土地上的良善智慧老人许慎,一直护佑着这片土地,许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绵延近两千年、更加郁郁葱葱……

1月20日,由漯河市社科联、漯河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开讲,知名作家、召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农保中心主任王坤山作了题为《<说文解字>中的天文之美》的精彩讲座。《说文解字》不仅是第一部汉字字典,还是东汉时代的百科全书,更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天文,则是这一切的源头。王坤山用生动的讲述开启《说文解字》浩大缤纷的世界,带领听众找寻《说文解字》蕴含的天文之美。

什么是天?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天空。天,真的是空的吗?不是,上面有日月星辰等天体。《说文解字·丄部》中说:“天,颠也,至高无上。”意思是,人的头顶之上最高的地方,就是天。天有多远?无穷远。天有多大?无穷大。

最早的“天”字,“人”的上面是一横。“人”上面的一横,代表一个巨大的圆形曲面。因为“天似穹庐”,所以,古代的杞国有个人,十分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就有了“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因为“天似穹庐”,所以,古代的中国人,担心天会像屋顶那样开裂破损,所以,有了“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到来汉代,“人”上面变成两横,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大字代表人,许慎告诉我们:人是最伟大的。

天是怎么产生的?

古代有个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就发生在驻马店市泌阳县。

古人认为,天,产生于太始(太极)、元气,也就是产生于“无”。《说文解字·一部》中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怎么造分的呢?《说文解字·土部》中说:“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阴、阳,天、地,男、女,高、低,热、冷,等等,用文字表示,就是“二”,上面的一横,可以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

《说文解字·三部》中说:“三,天、地、人之道。”三,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谁能把天、地、人三者贯通起来,谁就能称王。《说文解字·王部》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许慎特别强调道德的力量,把心归往之,而不是武力征服,作为称王的条件。

天象,是指天文现象,是人们能够看到、想象到的,日、月、星、辰等天体的分布及运行等现象。人类的文明、文字,就是从观察天文开始的。

日,是最重要的天体。《说文解字·日部》中说:“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说文解字》则是用《周易》的阴阳观念来解释“日”。所谓“太阳”,就是大阳,最盛的阳,是阳的精华。所谓“实”“不亏”,是与月亮有亏有盈相对而言的。古人对太阳的观察很细,创造的文字,如晏、昒、昧、暏、景、昭、暨、旦、旷、晋、早、东、晷、昫、西、昃、莫、昏、暗、冥,记录了太阳从早到晚的状况。

《说文解字·日部》:“旦,明也。”“一”代表大地,表示太阳已经高过地平线。《说文解字·茻部》:“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表示太阳落入草中,后来写作“暮”。《说文解字》还记载了有云、阴天、雨后的太阳。

月,是仅次于太阳的重要天体。《说文解字·月部》中说:“月,阙也,太阴之精。”所谓“阙”,就是有亏有盈,是与太阳的“实”相对而言的。《说文解字》是用《周易》的阴阳观念解释“月”,所谓太阴,就是最盛的阴,是阴的精华。

古人对月亮的观察,主要体现在《说文解字·月部》里,用朔、胐、霸、朗、朢描绘一个月之中月亮的形状,也叫月相。《说文解字·月部》中说:“朔,月一日始苏也。”意思是:月亮在初一开始复生。这时,还看不见月亮。《说文解字》:“朢,月满与日相朢,以臣朝君也。”这是十五的月亮。民谣说:十五六,两头露。两头露,故而能与太阳相朢,就像臣子朝见君王。朢,原本与“望”是两个字,后合为一个字。望,在“亡”部,意思是逃亡在外,家人盼望早日回来。

星,是天上最多的天体。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对应地上的每个人,乃至万物。天上的一颗星消失了,就是一个人死去了,明亮的星星,是那些有名望的人,微弱的星星,是那些声名微小的人。所以,《说文解字·晶部》中说:“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除日、月外,《说文解字》记录的星体有参、商、彗等。日、月和大多数星辰都是由东向西而行,好像都是从天的东北角出发,坠落到了天的西北角。

为什么这样?古人认为,这与共工争帝有关。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共工,与黄帝轩辕氏的后裔颛顼争当天帝,可是失败了。共工非常愤怒,将头撞向了不周山,结果,把支撑苍天的柱子撞断了一根。原来,苍天由四根天柱支撑着,共工将西北的那一根撞断了,天的西北角塌了下去,缺了一角。

天的西北缺了一个角,用文字表示,就是“无”。

《说文解字·亡部》:“無,亡也。从亡,無声。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意思是:无是無的奇字,与元相通,都是“没有”的意思。天的西北缺了一角,就将“天”字的右下角弯折一下,就成了“无”。

《说文解字》对云、雨、霝、零、雷、霆、電、震、霖、雹、霚、霜、雪、霾、风等天气现象都做了解释。

全世界的历法,都是观察日月星辰的结果,中国也是如此,《说文解字》描写的太阳在一天之中的变化,就是最原始的纪时方法;对月相的描写,是最原始的纪日方法。

《说文解字·日部》中说:“晷,日景也。”景,即现在的“影”字,作动词用,就是观察日影。规范的历法,是从观察太阳的影子长短开始的。冬至的“至”,意思是最,就是冬天里日影最长、白天最短的那一天,不能解释为“冬天到了”;夏至,就是夏天里日影最短、白天最长的那一天,不能解释为“夏天到了”。

《说文解字·勹部》中说:“旬,遍也,十日为旬。”所谓遍,就是走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为一旬。

《说文解字·冥部》中说:“冥,幽也。从日,从六,冖声。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也。”说的是,十天,加上六,就是十六,如果观察月亮,由盈变亏的那一天,就是每月的十六日。

《说文解字·王部》:“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月居门中。从王在门中。《周礼》曰:王居门中,终月也。”地球公转一年,大约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农历的一年,大约是三百五十四天,农历比公转时间大约少十一又四分之一,五年大约少五十六天多。需要设置两个闰月,所以称“五岁再闰”。周代,每年年末,天子要把来年的历书及每月的政令颁给诸侯。每月初一,诸侯要到宗庙杀一只活羊祭祀宗庙,听史官宣读当月的政令,称为“告朔朝庙”。天子有十二个住室,按照顺序,每月居住一个,遇到闰月,就居住在两个住室的门的中间,称“天子居门中”,要住一个月的时间。

《说文解字·日部》中说:“时,四时也。”四时,是四个季节,为大时,每天的二十四分之一,为小时。

《说文解字·禾部》中说:“稘,复其时也。《虞书》曰:稘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意思是:时间从收获一种庄稼再到收获一种庄稼,周而复始,就是稘,现在写作“期”,它的时间是,三百六十六天。古代的中国,农业文明先进,历法用的稘、年、季等,都与“禾”有关。

王坤山最后说:“今天这次讲座,不是为了普及天文学知识,而是想让大家爱上《说文解字》,使在座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变成认识汉字、喜欢汉字的‘小许慎’。我们阅读、学习古代经典,要悟出里面的道,用以修身,提升素质。如果人人都能提升素质,整个民族的素质就能得到提升,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才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讲座结束后,听众纷纷表示,听了讲座,不仅领略到了《说文解字》蕴含的绮丽动人的天文之美,更领略到了《说文解字》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后,在不断研读《说文解字》、从中汲取营养的同时,要为传承弘扬许慎文化做出贡献,让许慎文化在全世界落地生根,绽放异彩。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