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一年之岁尾,也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寒冬腊月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1.精神——心情舒畅。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即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在寒冬时节,人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年人。
2.起居——早睡晚起。人们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生活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护人体的阳气,而晚起则是为了养护人体的阴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规律,一方面利于保持体质健康,另一方面利于适应来年生活。
3.运动——日出锻炼。“腊月”需注重驱寒、散寒,而运动驱寒、散寒十分见效。为防气血阻滞不通,筋脉痉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适度的慢跑,或打太极拳等。同时,室外活动最好是等太阳升起后再进行,并且隔一天运动一次。
4.外出——防冷辐射。人体受到冷辐射的作用后,局部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神经肌肉活动缓慢且不灵活,可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尿量增加,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胃肠道、关节炎等疾病的人,极易诱发脑出血、胃出血、心肌梗死、关节肿痛等冷辐射综合征。预防冷辐射的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睡觉的地方至少要距墙壁50厘米以上。
5.习惯——睡前洗脚。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特别是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前更应该用热水泡泡脚。
6.食补——护脾肾养肝血“腊月”里宜热食、忌生冷,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摄入一定量的脂类以增加热量,并多食用黄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过年美食,此时特别要避免饥饱失调,必要时可吃些如山楂一类的消滞食物,也可喝如小米粥一类的健脾食物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