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4月18日 星期
经济技术开发区
写好“绿色文章” 绘就“生态画卷”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走进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处可见百花争艳、绿树成荫的景象,无论在这里创业发展的企业,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时刻感受着开发区生态建设的日新月异。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绿色环绕、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植树绿城、美化城乡”生态工程建设,区内绿化面积39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 39.5%,绿化覆盖率达到42%,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实现“双提升”。尤其今年以来,开发区更是将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城提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绿化建设,再次打响一场建设园林型开发区的“绿色战役”。

高起点规划,让绿色更有活力。为写好一篇高质量的“绿色文章”,开发区投资3000多万元聘请北京的专业人员对全区绿化建设规模、标准和特色进行高端定位、科学规划,依托东方红路、燕山路,完善两大生态绿色走廊;依托京珠高速公路两侧、漯阜铁路两侧、南环公路两侧防护林带,打造三条生态绿色轴线;依托城市景观道路建设“一路一树一景”生态绿色路网;加强管理,调整和完善了领导工作小组,形成了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副职经常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并会同规划、绿化、工程建设等部门,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投入绿化资金7.5亿元,栽植乔灌木、藤本植物等各类苗木1460万株,花卉植物110万株,草坪75万平方米,绿化庭院和居民小区45个。

高质量建设,让生态更有魅力。按照“一路一树一景”和“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要求,开发区投资1.2亿元,先后对东方红路、燕山路、衡山路等19条主干道进行绿化、美化。在道路绿化过程中,注重植物的造景功能和实用功能,突出树木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将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巧搭配,以大乔木为主,引进配植红叶石楠、日本樱花、海桐等50多个品种360万余株;投资1.8亿元,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围绕京珠高速公路、漯阜铁路、南环公路三条生态景观轴线,以路为脉,打造环状绿色群,建设了占地50亩的漯阜生态林地、占地150余亩的南环生态林地、占地170多亩的中心公园,栽植红枫、七叶树、香樟、银杏、广玉兰等绿化树种10万多株;美化街头游园二十余处。

高水平管理,让发展更有活力。2018年,开发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百城建设提质工作”为契机,再次发力,持续攻坚,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工业园区和居住区规划时,注重长远,合理布局,确保绿化用地配套建设到位。在生态管护上,健全机制,严格管理,制订出台绿化管理岗位职责,细分责任,层层落实。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引入社会化管理机制,与专业养护公司签订绿化管理协议书,落实责任,明确奖惩,确保绿化植物成活率和保存率不低于95%。同时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及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造林绿化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管护责任感,共同参与书写“绿色文章”,齐心协力绘就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曲从俊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