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 丹)记者近日从全市农机管理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全市农机系统将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重点,以更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机械化生产的新需要为目标,以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为抓手,主攻短板,加快培育新型主体,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
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发展特色农机化,抓好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规范农业机械维修网点建设,大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抓好农机文化建设、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等措施,实现2018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8%以上;小麦机播、机收水平稳定在98%左右;玉米机播水平稳定在95%以上,机收能力稳定在87%以上。在保障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推进的基础上,协调推进经济作物、畜牧业、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工作。
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推行补贴范围内机具敞开补贴;统筹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推进补贴信息全面公开。
精心组织关键农时季节农机化生产。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引导,搞好作业进度统计和机具调度,推动作业装备高端化、技术绿色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信息化,保障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活动高质量、高效率进行。
持续推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去年,我市农机合作社建设成绩斐然,舞阳县荣获“2017年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召陵区金土地合作社荣获“2017年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称号,还有4家合作社荣获“2017年河南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称号。今年,将按照发展目标和“五好四有”标准,努力推动合作社由数量发展到质量提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