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5月11日 星期

跨越时空 映照当下
——观《马克思是对的》有感

■包广杰

近日,我观看了央视五集对话栏目之《马克思是对的》。这是一档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同时又浸润着理想情怀、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节目,很励志。三十年前,我就读过有关马克思的传记,这次又观看这个节目,再次深深被马克思的品格和他的著作所折服。

马克思高贵的思想品格

马克思出生在德国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自小聪明好学,23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按照常理,他可以顺理成章地过上轻松、富足的生活,可是,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重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他甘于过清贫甚至艰辛的生活。从为《莱茵报》撰稿开始,到编写《前进周刊》,青年马克思写就了大量的檄文,针砭时弊,关注普通民众,持续为民众的利益而呼喊、发声,对德国的专制主义予以犀利批判,他也因此陷入了被开除国籍、驱逐出境、被政府派出的流氓殴打等不幸境遇。长期的颠沛流离和侨居生活,使马克思全家极度贫困。因为贫困,三个孩子在他的怀中不幸死去,但悲痛欲绝的他,从来没有被困难所打倒。“清贫是事业的导师”“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够成为伟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精力为自己的小家去工作、去赚钱,而是凭借着顽强意志和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的大胸怀,赢得了同志和战友的尊重,也使恨他的政敌和对手心生敬佩。马克思一生有很多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

马克思高贵的品格还体现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泛泛空谈,而是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学习,去顽强奋斗。大学期间,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据他就读的校方估算,他一年的读书量是普通大学生十年的读书量,而且这些书大部分还是“超级烧脑”的学术著作。马克思被很多人誉为天才,但我认为他的天才是和他年轻时勤学、博学分不开的。曾经,为了写作和查阅资料,他把在大英图书馆长期伏案工作的桌子地面磨出两个脚坑;晚年,为了研究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他努力学习俄语……马克思这种刻苦钻研和拼搏奋斗的精神应该被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人所铭记、所学习、所发扬。

马克思著作发出的思想光芒

我不是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也不是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但通过观看这档节目的第三集《不朽的〈资本论〉》和第四集《解放全人类的胸怀》,使我对马克思的著作创作背景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1847年1月,受“正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帮助其改组,并起草了一个正式的纲领,这个纲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共产党宣言》。这个《宣言》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之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路明灯,这也是共产党人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宣示自己的目的、纲领和意图。节目中,武汉大学学生蒲一增生动地讲述《宣言》的诞生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姜辉精彩评论其深远影响,我也对这个被史上引用最多的政治文献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本著作跨越时空,仍在发出振聋发聩、穿云裂石的金石之声,激励着无数人。

《资本论》是马克思呕心沥血20年才完成的,艰辛的写作工程也极好地体现出了他精益求精的严谨治学态度。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王生升在节目中介绍说,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充分利用了闲暇时间来不停地学习和钻研数学,自学了微积分,留下了近千页的数学手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邱海平说道,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就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这条道路上艰苦跋涉了20多年的时间。为了彻底、准确地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律,马克思查阅、研究了超过1500本著作书籍,做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之后,终于完成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直到他去世前才出版第一卷,后两卷由他的最亲密的战友和朋友恩格斯整理出版。150多年过后的今天,《资本论》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至今无人超越。

谈了马克思的高贵品格,回顾了他的旷世巨作,我在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个人魅力,让公爵的美丽女儿燕妮和他共度艰苦的生活,让家庭富甲一方又学识渊博的恩格斯为追随他、资助他,甘愿做自己讨厌的商务应酬呢?

是的,答案其实就蕴含在这五集节目中。而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所选择的事业是最高尚的,即“为人类而工作”,为占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而去工作奋斗的。

汲取真理力量, 赓续奋斗使命!马克思思想之光芒,将永远跨越时空,映照当下。

作者单位:市二院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